蓋伊先攻,只見他右手帥氣抓球放在身後,彎下身子,用頭抹了下蘭多夫的大肚子,突然發力往裡擠著,蘭多夫且戰且走地放他進入籃下然後再他自信出手的時候來了一記火鍋……
換蘭多夫的球權,蘭多夫拿著球瞄了一眼籃筐,緊接著一個右轉身接左手的大力運球,這球他並沒有往籃下走,而是在罰球線附近晃開蓋伊之後來了一記中距離。
“刷!”空心入網。現場的菜鳥們一陣喝彩。
人群中誰都沒注意悄悄進來躲在角落裡的李明。
此刻他正在認真分析著場中對戰二人的實力,恰好掃描到蘭多夫。
蘭多夫:1981年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的馬里昂縣,高中時期便是當地的明星球員。
大學進入了籃球名校密西根州立大學,並且在一年後的選秀大會上在首輪第19順位被開拓者摘走。
和許多黑人球員一樣,他的悲慘童年經歷讓他有著刺頭的一面,在扎克蘭多夫小的時候,她的母親梅艾依靠政府的救濟金撫養著4個小孩。
儘管生活很拮据,常常為吃飯犯愁,但是4個小孩依然充滿了活力,讓梅艾想管都管不過來。蘭多夫和他的弟弟羅傑結識了一幫小混混,時常搞一些惡作劇,最後讓母親梅艾出面收拾爛攤子。
蘭多夫那時候的生活十分拮据,他經常吃不飽,有時甚至會為當地的黑幫去送毒品,藉此換得兩個熱漢堡回家給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有一年他因為沒有褲子可換,一條牛仔褲穿了好久,身邊的小夥伴都開始取笑蘭多夫,於是蘭多夫走進一家沃瑪特,試圖從裡面拿出一條嶄新的褲子。他太緊張,鬧出太大的動靜。
遺憾的是他被抓住了,地方法院裁判他進入少年感化院反省30天。
對於這樣的現實,母親梅明白,每天只是告訴自己的兒子要堅持忠誠和友愛還並不足夠,她需要有所行動。於是,籃球開始走進了蘭多夫的生命。
可以說籃球改變了他的命運,也改變了他的家人的命運。
蘭多夫在進入NBA最初兩個賽季的成績很不起眼,他只是開拓者隊板凳席上一名替補球員,第一個賽季場均2.8分和1.7個籃板,第二個賽季,他依然只得到8.4分和4.5個籃板,因為拉希德華萊士的存在,他幾乎撈不到什麼出場時間。
2003年4月,蘭多夫與前開拓者隊友魯本帕特森在訓練中大打出手,帕特森被擊中面部敗下陣來,蘭多夫在那次打架中建立了自己火爆脾氣的形象,事後蘭多夫被球隊內部禁賽1場。
自那以後他的火爆脾氣開始傳遍聯盟,甚至有人將他和步行者的羅恩阿泰斯特和史蒂芬傑克遜相提並論。
200203賽季,蘭多夫場均只有8.4分4.5個籃板和0.5次助攻,但是到了季後賽,蘭多夫以替補身份每場拿下了13.9分8.7個籃板。其中在開拓者隊以0:3落後於達拉斯小牛隊後,第四場開拓者的主教練大膽將他擺到先發位置。
他帶領開拓者隊跟小牛隊打到第七場比賽,雖然最後球隊仍然被淘汰了,但是後四場平均20.5分與11籃板的成績讓他開始贏得人們的關注。
接下來的一個賽季是他的幸運賽季,蘭多夫場均資料達到20.1分10.5個籃板和2次助攻,並且一舉拿下那個賽季的進步最快球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