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月想了想,做生意這塊恐怕還是找歐文棟合作比較合適。
於是她來到了復興街,小黑說這裡有許多都是歐文棟家的產業,不過都是旁支。歐文棟家真正意義上所做的都是出口貿易,再加上這個年代商人能賺大錢的都是還有走私,不乾淨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有。
歐文棟也知道自己年輕氣盛,所以經常在自家產業底下玩逛,避免在別處惹是生非。
所以沒有他聯絡方式的黎月,就在這街道處看看能否偶遇。
果不其然,黎月在這裡閒逛了一會兒就看到了歐文棟。
歐文棟也早早看到了她,激動地上前打著招呼。“嶽小姐!你在這逛街?上次我們用餐被厲冥打斷了,他沒有把你怎麼樣吧?不知道怎麼了,他最近總是很反常。”
黎月笑了笑,“沒事。先不說這個了,那個我想請你幫個忙。”
歐文棟笑著說道:“什麼忙?我很樂意幫助嶽小姐。”
黎月猶豫了一下說道:“準確的說我想做個買賣,想看看你們家有沒有興趣。”
聽了這句話,歐文棟身體一頓,疑惑地問道:“你認真的?”
黎月點了點頭,“認真的。”
歐文棟嬉皮笑臉的模樣不見了,他認真地問道:“你準備做什麼買賣?”
黎月說道:“珠寶行業。”
歐文棟疑惑道:“你為什麼想要搞珠寶行業?這樣吧,我們去咖啡廳坐下來認真聊聊。”
於是他們就近來到一家咖啡廳,黎月要了被果汁,歐文棟要了被咖啡喝。
“我認為珠寶行業是很有前景的,這種東西從古至今都深受大眾的喜歡。過去是珠寶簪子、鐲子還有玉佩,現在有了西方文化傳了進來,有戒指、項鍊等等西式風格的飾品。我想珠寶行業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和利益。”黎月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歐文棟沉默了幾秒,繼續問道:“你可知道成本可是很高的,開採原材料需要的人力物力,材料成本都很高。”
這種東西在這個年代只有一些貴族,有錢的資本家能買得起,也不是必需品。在歐文棟眼中,都不如走私軍火,錢來的快。
黎月說道:“我記得在北京,清末光緒初年,在崇文門外花市迤東羊市口內路西有一家黃酒館,字號為“青山居”,在它對面設有一家清茶館,白天賣茶,午後至晚間說評書。
當時經營珠寶玉器行業(時稱“紅貨行”)的人住在這一帶的較多,有些人每天早晨借飲早茶的時間順便碰頭講講交易,互通行情,逐漸形成珠寶業的交易市場。每天早晨至上午10時左右,成為約定俗成的交易時間。
我希望能在a城建立一個這樣的交易市場,至於目的我不能告訴你們。總之好處絕對大於弊端。”
歐文棟又問道:“你準備將店開在哪?”
“靠近租界。”
“為什麼?”
黎月淡然的說:“用外國人的東西,賺外國人的錢。所以我希望使用的原材料從國外進口要大於在國內開採的數量。我想賺外國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