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還沒改完)
十天的休息時間匆匆過去。
孟東來只來得及在現實世界做了一些佈置,系統的新任務就釋出了。
“叮!”
“新任務:《阿凡達》,是否領取?”
“倒計時:23:59:55”
咦?
這電影厲害啊。
孟東來記得電影裡的時間線是人類現代社會一百多年後。
裡面的科技都相當厲害,有一部分科技是孟東來目前都沒有掌握的。
比如那個神奇的無線轉移靈魂技術,不僅能夠無線轉移,還能夠不受距離限制。
“玉牒,《阿凡達》的時間線是多少年後?”
“公元2154年,一百五十三年後。”
玉牒瞬間給出了答案。
一百五十三年後的人類已經可以跨星系飛行了,五年多的時間就可以將人類從地球投送到4光年外的阿爾法星系,宇宙飛船速度無限接近光速。
阿爾法星系有三顆3顆恆星,分別是阿爾法A、阿爾法B和阿爾法C。
電影裡的潘達羅是行星波里菲密斯的衛星,而行星波里菲密斯則繞著阿爾法A星運轉。
著名科幻《三體》裡的三體星系就是以這個星系為原型,同樣是三顆恆星。
“這次的任務是《阿凡達》嗎?”玉牒開口問道,它看不到系統釋出給孟東來的任務。
“是的。”
“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的很奇怪啊。”
“怎麼奇怪了?”這點孟東來倒是沒注意,畢竟是十幾年前的電影了,再加上他在任務世界渡過了幾百年,早就將劇情裡的細節忘的差不多了。
“這部電影裡,人類都可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跨星系航行了,在潘朵拉星球開採、冶煉礦物的時候竟然還會有煙筒,會對星球造成汙染。”玉牒回道。
“是嗎?可能因為環境不同吧,我記得潘朵拉星球的大氣成分和地球不同。”
孟東來隨口說道,一邊開啟電腦搜尋這部電影打算再看一遍。
“區別再大,冶煉也是封閉進行的,有熱量和化合反應就足夠。電影裡的地球人都能夠跨星系航行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必然早已經掌握,有了可控核聚變,還會差能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