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穿越北宋:撿個公主當老婆> 第320章 心懷感恩的趙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0章 心懷感恩的趙恆

秦檜一路上舟車勞頓,心急如焚,只盼能儘早抵達此地,滿心以為能搶在眾人之前,卻不料自己反倒是那最遲至的弔唁者。

及至靈堂外,秦檜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波瀾,隨即,淚水不受控制地湧上眼眶,他哀號一聲,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悲痛與遺憾:“主公啊!您怎就這般匆匆離去?檜滿心期盼,卻終究未能趕上見您最後一面……”

蒙古使者一臉茫然,轉頭向身旁的人低聲探詢:“此人必是那亡故之人的骨肉至親,若非如此,何以悲痛至此,聲淚俱下?”

一旁的大理使者,嘴角勾起一抹不屑,聲音雖輕卻清晰可聞,帶著幾分歷史的深沉與諷刺:“此人倒也算得上一號人物,縱觀古今,能將忠誠二字玩弄於股掌之間者,怕也只有那反覆無常的三姓家奴呂奉先,方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這話語如同細雨般輕輕灑落,卻又不偏不倚地落入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自然也包括不遠處靜立的秦檜。然而,秦檜何人?那是能在風雨飄搖中依然屹立不倒,胸中藏著溝壑萬千的堅韌之士。幾句閒言碎語,不過是風過耳旁,輕輕掠過,未能在他那波瀾不驚的心湖上激起半點漣漪。

趙恆面色冷凝,目光如炬地望向秦檜,沉聲問道:“趙構為何未曾現身?”

秦檜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質問,神色略顯慌張,言語間帶著幾分遲疑:“這……陛下自接到先皇駕崩的噩耗,當即悲痛欲絕,竟至昏厥。想來是哀思深重,難以自持,以至於這些日子來一直臥病在床,無法起身。萬般無奈之下,檜只能斗膽代陛下前來,望陛下體諒。”

趙恆怒喝道:“荒謬!如此重大的事情,你怎敢擅自做主?嗤嗤……只怕那老九是膽怯了,不敢露面了吧。”

眼見局勢即將失控,身為東道主的李振不得不挺身而出,緩和氣氛。

“罷了,暫且不論其中緣由,我們還是先將岳父大人的葬禮圓滿辦完,其餘之事,日後再做計較。”

隨後,那位司儀以一種既莊重又不失效率的方式,引領著這場葬禮緩緩推進。儘管一切遵循著宋朝皇帝應有的送終禮數,但在緊迫的時間重壓之下,諸多繁複的細節不得不被悄然省略,化繁為簡,以應時宜。

遵照宋徽宗趙佶生前的遺志,他最終被安息於李家寨附近的烈士陵園之中。趙佶心中自有丘壑,他言道,宋室江山斷送在他手,已無顏再踏入老趙家那莊嚴的皇陵,以免黃泉之下,面對列祖列宗時,心中滿是愧疚與難堪。這份決定,帶著他對過往的深深反思,也讓這場葬禮平添了幾分悲壯與無奈的色彩。

葬禮的餘暉尚未完全消散於夜色之中,蒙古使者萬漢中便悄然踏入了李振那幽靜的書房。門扉輕啟,他未及多言,雙腿一曲,跪倒在地,聲音誠摯而堅定:“主公在上,卑職萬漢中,願以此身,再拜主公!”

李振的目光輕輕掠過一旁靜默站立的不良,隨即緩緩步至萬漢中身旁,雙手溫和而有力地將其扶起。他的聲音裡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溫情:“漢中啊,這些年,你孤身在蒙古,風霜雨露,箇中艱辛,我豈能不知。”

萬漢中聞言,眼眶不由自主地溼潤了,那份堅毅之中透出幾分柔情:“為主公效犬馬之勞,即便是赴湯蹈火,萬死不辭,亦是漢中之榮幸。”

隨後的對話內容,我已無從知曉,只知曉在第二日晨光初照之時,蒙古使臣團浩浩蕩蕩地離去,身後跟隨著十幾輛滿載而歸的馬車。那些馬車被厚重的帆布遮蓋得嚴嚴實實,彷彿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引得眾人紛紛猜測,卻終究無人得窺其真容。

與此同時,金國、吐蕃與西夏的使者們也相繼告別了湯陰城,他們的此行,更像是例行公事般走過場。在他們眼中,李振統率的李家軍,不過是一支微不足道的地方武裝力量,難以掀起什麼風浪。

次日晨光初照之時,趙恆踏進了李振那瀰漫著淡淡墨香的書房。這竟是兩人首次以如此私密之姿,面對面相對。初見之下,趙恆心中竟泛起一陣恍惚,那些醞釀已久的話語,此刻彷彿被無形之手緊緊扼住了咽喉,難以啟齒。

沉默在空氣中緩緩流淌,直至良久,趙恆方以一抹淡然的笑意打破了這份靜謐:“呃……妹夫,此番恩情,我實在不知從何言起。若非你及時援手,我與家父怕早已命喪那荒涼北地,風雪埋骨了。”

李振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和的笑意,眼中閃爍著家族間獨有的溫情:“大哥,此言差矣。你我同氣連枝,何須言謝?你心中所慮,我豈能不知?無非是想探問,我是站在你這邊,還是站在趙構那一邊,對吧?”

見李振毫無避諱地直切主題,趙恆心中一凜,索性也拋開了那些彎彎繞繞,坦誠地與之交談起來。

“話雖如此,眼下的北宋軍隊,所掌控的地域確實比南宋更為廣闊。然而,無論是因了常年征戰的疲憊,還是其他種種難以言說的緣由,北宋的根基,終究還是未能穩若磐石啊。”趙恆的話語中,透著一絲無奈與憂慮。

李振輕輕掃視了一旁的大舅哥,眼中閃過一絲驚異,那面容竟與老趙有著驚人的相似。他沉默片刻,彷彿思緒在胸腔內翻湧,最終,緩緩啟齒,聲音沉穩而富有深意。

“兄長,或許我們一直以來都偏離了真正的方向。正因如此,無論我們如何竭力擴張領地,終究難以穩固。民心,這二字看似輕飄,實則重於泰山,才是你此刻亟需把握的基石。試想這宋國,連年遭受外族鐵蹄的踐踏,加之兩宋之間戰火不息,百姓之苦,已非言語所能盡述。”

“你且細想,你麾下的黎民百姓,一年到頭,需承受多麼沉重的稅賦之重?這不僅僅是銀錢之累,更是心頭難以承受之重啊。”

李振的話語如清泉般拂過趙恆的心田,激起層層漣漪。趙恆被深深觸動,不由自主地連連向李振作揖,眼中閃爍著渴求智慧的光芒,希望從這位智者口中探尋更多治國安邦的奧秘。

時光在兩人的熱烈討論中悄然流逝,從晨光初照一直延續至夜幕低垂。若非趙瓔珞親自前來,以溫柔而堅定的聲音提醒他們用餐,恐怕這兩位沉浸在治國理想中的摯友還會繼續他們的高談闊論,忘卻了時間的流逝。

趙瓔珞的出現,帶著幾分家的溫馨與生活的瑣碎,將他們從宏大的思緒中輕輕拉回。燭光搖曳,映照出三人身影,晚餐的召喚,不僅是味蕾的期待,更是心靈交流的另一種延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