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不是泥捏的,外面的進攻若是不順,讓鬼子堅持到大部隊趕來,那我可就是甕中之鱉了。”
他有英雄主義情結,但還是有自知之明。自己並不是那種能夠飛簷走壁,刀槍不入,手撕鬼子的無敵高手。
打仗,未慮勝,就要先慮敗。
小鬼子什麼時候都能殺,可要是為了一時之快,把自己陷入絕對的危險境地,那就顯得愚蠢了。
袁朗認為還是保守一些比較好,在鬼子離開的半路上動手,把最重要的目標滅了就行。
他揮舞著手勢解釋自己的想法:“如此具備突然性,動手的時候要快要準要狠,消滅了敵人立即就撤往城外,絕不糾纏。”
半路上敵人沒有防備,或防備不足,歷來都是刺殺最好的場景。
比起進攻重兵守衛的地方,要容易了許多。可以說刺殺副本,從困難變成了容易。
特戰隊員都是袁朗一手挑選出來的,他能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並說出一段他們過往的經歷。
戰士上了戰場,就要有犧牲的覺悟。可是如果可以的話,袁朗更想將他們每一個人都活著帶回去。
這也是他選擇容易難度的一點初衷。
魏和尚被說服了,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決定按照袁朗所說的繼續執行。
臨走時,他又想起來一事:“哎,老闆,你中午去哪了,不在這吃,難不成找到了更好吃的館子?”
袁朗疑惑道:“好吃嗎,我覺得一般。”
他中午是赴宴去了,藥賣的太好了,太掙錢了。兩個日本人爭先恐後的要請他吃飯。
日本人談生意,自然要吃日本菜。日本人開的餐廳,壽司,刺身,清酒,菜式很地道,可他總覺得吃不慣。
扮演一個正宗的日本人,他還得裝模作樣的點評一下,誇個不錯。
別提有多噁心了。
不過,兩個服侍他吃飯的日本小娘們,個頂個頂的水靈,確實不錯。
還是雛!
為了巴結他,從他這裡搞藥品,那兩個傢伙肯定沒少出血。
袁朗邊說回憶似的咂咂嘴,還有一股奶香味兒。
日後定要多多品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