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販可以自由的進入軍隊的軍營防區,隔著幾百裡地,我都有所耳聞。
日本人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在開戰之初一小時之內,點燃軍火庫,切斷電話線,引起混亂。
中央軍開戰後,變成了聾子,瞎子,亂做一團,各自為戰。
第三就是指揮失當。
那個何應欽壞事是一把好手,把十八萬大軍擺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
鬼子左中右三路突擊,將其完全切割開來,首尾不能相顧。
中央軍敗了,他們敗的不冤。”
袁朗說的咬牙切齒,報紙被他團成了一團,用力的捏成了一團球。
十萬大軍就此葬送,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佔了九成的責任。
是瀆職,是犯罪!
可事實上,那些大人物拍拍屁股回重慶,換了個位置繼續幹。
而為他們瀆職買單的十萬軍人,一半已經永遠的閉眼,另一半在日軍的戰俘營裡,承受日軍的折磨虐待。
李雲龍聽著也覺得就是那麼回事,中央軍犯了那麼多的忌諱,哪有不敗的道理。
失敗了,才是最正常的。
三勝三敗,他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那你說說,小鬼子勝利的原因呢?”
袁朗平復了一下心緒,回憶著報紙上的內容,總結道:“
首先,你要承認日軍是有備而來的,集合了六個師團,十萬兵力。還有極具優勢的飛行航空兵,空降兵。
以中央軍的武器裝備作戰能力,如果想與之匹敵,準備三十萬大軍不為過吧?”
李雲龍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他從來不會小看日軍的戰鬥力。日軍的戰鬥力,是無數倒在他們槍炮下,抗日武裝所驗證過的。
新二團能屢屢勝過日軍,只是因為他們更強,並不是日軍變弱了。
中央軍擁有地利的優勢,如果應對得當,有二十五萬人大概也能守住。
十八萬人,面對十萬日軍,在戰鬥力方面是處於絕對的下風。
“第二,日軍為此戰役作出了周密的安排,不論是三月份中條山外圍的作戰,還是針對性的山地訓練,乃至開戰之初派出大量的間諜。
無不說明日軍的準備充分。”
袁朗問李雲龍:“一個有所準備,一個卻沒怎麼準備,你告訴我,中央軍有不敗的道理嗎?”
李雲龍搖搖頭,“日本人好比是偷襲的一方,他們佔了先手,中央軍又沒有準備充分,必敗無疑。”
這倒並不是他們兩個事後諸葛亮,主要是資訊不對稱。
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事後才曝光出來。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來,誰會勝誰會敗。
如果中央軍那邊早點知道,或許還會敗,但也許就不會敗得那麼慘。
“還有一個呢?”李雲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