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明白眾人的心思,嘿嘿一笑說到:“看問題要從全面看,不要只看一面。
不要一說伏擊,就只想到深溝陡崖,天底下哪有那麼多深溝陡崖?沒有它,仗還不是要打。”
說著,他走到地圖前,給大家分析說:“一般來講,神頭嶺打伏擊的確不太理想。
但是,現在卻正是我們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的好地方。
正因為地形不險要,敵人必然麻痺,想不到我們會在這裡打伏擊。
而且那些工事,離公路最遠的不過百來米,最近的只有20來米,敵人早已司空見慣。
如果我們把部隊隱蔽到工事裡,隱蔽到敵人鼻子底下,切實偽裝好,敵人是很難發覺的。
再說山樑狹窄,我們兵力確實不易展開,但敵人更難展開。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問大家:“獨木橋上打架,對誰有利呢?”
張大彪立即反應過來說道:“當然是先下手為強。”
“對哇!只要我們做到突然、勇猛,這不利條件,就只對敵人不利,而對我們有利了。”
他又問三營長:“如果把三營放在申家山,能不能在40分鐘內衝上公路?”
三營在新二團以快速運動著稱,五公里急行軍訓練,數他們跑得最快,李雲龍是準備作為預備隊使用的。
三營長蠻有把握地說:“半個小時保證衝到。預備隊運動問題不大。”
聽了李雲龍的分析,大家覺得有道理,但還是有人擔心。
二營長說:“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冒險?”
趙剛之前沒有什麼發言的餘地,此時卻覺得應該表個態了。
“看來最危險的地方,實際上卻最安全,這樣的事還少嗎?
團長的佈置,還真是深諳兵法,有點出其不意的道理。我贊同團長的看法。”
張大彪也說:“打仗嘛,本來就是有幾分冒險的事。有的險冒不得,有的險卻非冒不可。
諸葛亮唱空城計不也是冒險嗎?如果一點險也不敢冒,他只好當司馬懿的俘虜,還有什麼戲好看?”
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二營長就沒有再堅持。
指戰班子又討論了一陣,最終得出結論:仗,就在神頭嶺打。
具體部署是一營在左,二營的在右,都埋伏在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