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身影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凝實,只見其身長九尺,道袍為黃色。
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
又以神龜為床,踏金樓玉堂,著五色云為衣,戴重疊之冠,佩鋒鋋之劍。
身後化生道童一百二十人,六十道童身著白袍,衣上以金色雲紋點綴;六十道童黑袍著身,以銀線勾勒的雲紋隱隱若現在其衣袍之上。
身影左有十二蒼龍騰飛,右有二十六白虎環繞,前有二十四赤凰振翅,後有七十二玄龜踱步,前有十二窮奇開道,後又有三十六辟邪跟隨,上方有著晃晃昱昱的雷電化作的道輪緩緩的轉動著。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
故曰太上老君。
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
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
這是太清的自我念所化,身為盤古正宗,其執念自是正宗之念——太上老君。
有詞讚道:
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窮乎無窮,極乎無極也。
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蕩蕩,不可名也。
玉清不同於太清,他斬了墮念自然心根清靜,無邪念慾念。
空歌寶黎珠放七十二色光,這方世界本是生靈眾多,突地被這光芒一照,一切都回歸了混沌。
朦朦朧朧,天地矇昧。
忽而一道人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左手虛拈,右手虛捧。
其身體周圍散發著無極道韻,
這無極道韻象徵著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一種狀態。
樣貌為一白髮中分,頭戴玉清蓮花冠,身穿玉縷金絲霓裳袍的威嚴中年。
大道輪上有經文,為《四十九章經》。
這《四十九章經》分別為:
立功、齋戒、識本來、善應、法力能捍、積善成寶、除垢、味道、斷姻緣、自新、佈施、勤行、煉穢成真、演化……等。
勸人向道,洗去滯澀,脫去俗塵,成道成真,這是元始的善念也是生念所斬去的上臺虛皇道君。
上清不同於太清和玉清,生念與墮念交織在一起,一方為白龍,一方為黑凰,兩相搏鬥,好不激烈。
最終生唸白龍咬散了黑凰,白龍光散,化蕊珠日闕七映紫房。
有金童玉女各侍衛三十萬虛數顯現服侍其中央所座之人,是為玉宸道君。
玉宸道君手執拂塵以上清之法,度萬千生靈,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
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即不吝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