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公主這哪裡是去與異國的王子通婚啊,她這簡直就是搬家!
塵元子問:“此事公主有無跟王上和質子羽商量?如此勞師動眾,會不會被大臣們和越王抓住把柄刁難?”
他為嫡公主做各種打算,分析利弊。
嫡公主卻說:“越王想要羽回國,那就得談談條件了,接收本宮這樣一位公主就是條件之一,有什麼可刁難的?”
“如此……甚好。”
塵元子無話可說,他只憂心嫡公主去往了越國,還是恃寵而驕的態度會栽跟頭。
那時他在越國為官,儘管只是一介樂官,但仕途坦蕩,平步青雲,也讓他“見多識廣”。
那些年宦官奪權,越國朝野動盪,加之正值管制體系草創時期,機制不甚完善,身為屬官漸漸難以獨立完成朝廷賦予的職責,多被責難,塵元子有了懷才不遇之感。
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因吳國中央集權的衰弱,三公郡守才開始開府自闢椽屬、令史以為輔助,且形成制度被保留了下來,謂之“幕府”。
凡從三品及以上官員可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儀同三司。
身為嫡公主,也有品階,她順勢而為自組幕僚,塵元子便順理成章被其收入麾下。
而有了嫡公主“撐腰”,塵元子表面上做的是歌舞表演的娛樂生意,實際上一直有插手地方軍政上的發展。
兩姓相依同舟共濟,遇風,相救亦如左右手焉。
於嫡公主而言,大爭之世,求賢若渴。
出身低微計程車人是可充作家臣、門客、命士,但在見識、胸襟、才情方面多有侷限,左膀右臂還是得從世家公子中挑選。
長袖方能善舞,嫡公主不拘小節、不畏世俗眼光,只要有用武之地,她統統提供優越的生活保障,只為能讓“門客”、“面首”可以為她所用。
上官元如是,杜秀娘如是,塵元子亦如是。
這是在吳國,母國,如魚得水。
塵元子憂心她到了越國後繼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