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一點左右。
上級的領導、受邀的國家大使、國際能源組織、核子能組織、ITES組織等代表人物,紛紛趕到了魔都機場。
今天的天氣還算不錯,晴空萬里,豔陽高照。
上百名受邀嘉賓走下飛機,各自乘坐準備好的專車,前往核試驗地下基地。
很快,一行人來到了核試驗地下基地入口。
整個核試驗地下基地不是一般的宏偉壯觀,其佔地面積非常廣。
光是隱藏在地下的入口都有上百米寬,簡直就像一道通向地下世界的巨大門戶。
任何一個看到其內部結構的人,都會忍不住感慨人力的偉大。
在工作人員們的帶領著,上百名受邀嘉賓走下車,進入地下基地開始參觀。
ITER的創始人葉甫蓋尼·維利霍夫,還有理事會的主任艾德里,走在了隊伍的最前面。
“真想不到,他們竟然在這一片山丘之下,建立起了一個巨大的核試驗基地。”
看著這眼前深埋在地下上百米的核試驗基地,維利霍夫忍不住感慨道。
艾德里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道:“他們的基礎建設能力,的確很厲害。”
“不是很厲害,而是世界第一,我現在很好奇,他們到底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核聚變,雖然之前有一段極短的影片傳出來,但是我看不出任何有用的資訊。”
維利霍夫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濃濃的期盼。
他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家,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究,已經花費了大半輩子。
所以,他很渴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見到真正的可控核聚變裝置成功。
艾德里搖了搖頭,也不爭辯什麼,跟上大部隊,進入了地下基地。
經過一段長鐘的電梯後,眾人來到了核試驗基地的二號場地,
也看到了這一次的主人公,燧人氏!
三十多米,接近四十米的直徑,讓燧人氏顯得十分巨大,佔地面積更是達到了驚人1200平方米。
如果立起來的話,足足有十四層樓那麼高。
看著不遠處那巨大的燧人氏,眾多受邀嘉賓們一臉呆滯,神情有些恍惚。
他們很難想象,燧人氏的體型竟然會有這麼巨大。
毫不誇張的說,這簡直比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可控核聚變裝置都要大上一倍!
哪怕是國際上ITER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直徑也只有二十多米高。
就這,還是全世界所有核物理專家們,在經過幾十年集體研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