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過了一盞茶的時間。
可塗終於開口:“可!”
然後,罩定鹿梧的清輝一轉,凝成一線銀光,射在鹿梧身邊的青龍鬧海戟上。
一丈六尺長的青龍鬧海戟從地面升起,懸浮半空。
“錚——嗡嗡嗡——”被昊天鏡光芒射定,青龍鬧海戟先是發出一聲清鳴,然後嗡嗡作響。
青銅打造的戟身震動不休,漸漸變得如翡翠一般透明,玄鐵戟刃更是放出三寸毫光。
昊天鏡投影化作的明月暗澹了幾分,緩緩下沉,重新落入九州鼎中消失不見。
天上雷聲隱隱,綿綿細雨飄落下來。
觀禮眾人目瞪口呆——大家都知道封伯儀式極為莊重,可誰想到竟然莊重到影響天象的地步。
封伯儀式傳自上古,那時候根本沒這麼多繁文縟節。
如今的儀軌中固然有些不可替代之處,但也有更多環節是為了表示威嚴莊重,是後人自說自話給加上去的——偏偏沒有真正懂行的羽士作為主導,大家只能見步行步,誰也不敢私自刪減。
可塗原本不曉得這些,只知道跟著供奉術士的指導按步行步。
可是等昊天鏡附身之後,他自然無師自通,明白了封伯儀式的真正核心——實際上整個封伯環節就是請出昊天鏡投影,驗證封伯之人的身份能力,然後凝聚人道氣運,為封伯之人定製一件人道鎮器,作為此人封伯的證明。
除了這一步,其他都是末節。
“封伯禮成,冠軍伯之氣運鎮器為——青龍鬧海戟!”奉禮官鼓足中氣,大聲喝道。
雖然這人道鎮器與吳王可塗事先給鹿梧準備的四龍捧聖爵不同,但這是昊天鏡直接指定,誰也沒法更改。
幸好這奉禮官前面工作做的仔細,曉得鹿梧手中長戟有個名字叫做‘青龍鬧海戟’,不然連這人道鎮器的名字都叫不出來。
既然禮成,便要散場。
鹿梧迎接吳王可塗從祈天壇上下來,兩人攜手前往觀禮臺,與太后、越王以及觀禮眾臣匯合,其他如金吾衛等,則按照特定路線一一撤離。
昊天鏡投影既然已經消失,觀禮臺上眾人也放鬆下來,紛紛交談。
鹿流鹿金河作為鹿梧生父,又是吳國章化大夫,自然也是被邀請來觀禮的眾臣之一。
原本奉禮官要他與太后明姬、越王勾昌一起站在最前面,不過鹿金河向來小心謹慎,以自家兒子還未正式封伯之前,自己依然是吳國臣子,推辭了這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