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可是天大的事件,關乎的不僅僅只是自己國家的命運,從天而降的小行星波及到的可是整個世界的安危啊。
李天航對他們的震驚和疑問並不感到意外,畢竟在航天以及天文觀測方面,這方面的技術還是米國他們相對的要領先一些,不過相信很快國內的天文觀測臺也會得到確切的資料和結果。
“其實這件事我早就已經知道了……”
李天航將整個事情的始末從頭到尾給陳彥山以及在座的所有人詳細的闡述了一遍。
包括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所遠防科技大學以及他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
聽到這些話的陳彥山他們感到無比的震驚,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李天航的科技研究能力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
早在幾個月前,他就已經預測到了小行星的撞擊以及對藍星的威脅。
“能不能帶我們去看看即將要摧毀小行星的那些裝備。”
“當然可以。”
於是,李天航帶著他們進入實驗工廠內部,越過這個實驗工廠,就來到了這個實驗基地的正後方,此刻,眼前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部都是發射塔。
發射塔四周全部都是準備等待發射的反重力推進器,這些反重力推進器有別於李天航一開始做出來的那個三角形的反重力飛行器。
首先,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一個極限的速度,然後附著在那二十公里小行星的表面,然後再啟動最大推力,企圖來改變這個小行星的前進軌跡。
所以不管是這個裝備的形態以及作用原理都和普通的反動的飛行器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不僅如此,在這個基地的內外,無數的智腦機器人代替了人工勞動力。
它們在不斷的生產組裝眼前這佔地幾萬畝的發射基地,肉眼所能看到的全部都是由這些智腦機器人代工完成的。
而在這近百座發射基地的左側方,陳彥山則看到了形似普通的火箭發射臺。
“那些是什麼?看起來好像是武器裝置?”
“是的,我把應對小行星的計劃分為三步。”
“第一步就是這些推進器,他們將會在半個月後完工,透過測試之後一個月後將會全部起飛去試圖改變小行星的運動軌跡。”
“如果他們失敗了,那些武器就是第二步計劃,他們緊接著會起飛試圖去摧毀小行星。”
“這些武器裝備的全部都是等離子鐳射炮,你們可以將它想象成放大了成百上千倍的等離子電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