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骨灰罈念出了石碑上的刻字。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好詩,好詩啊!”
骨灰罈明顯有幾分文采,分得清詩詞的好賴。
唸完這兩句詩後,頓時讚不絕口,欽佩不已。
“看不出來,那小女子還有這等文采。”
“我原以為跟你這小子這個文化沙漠交好的才女,再怎麼有才,也就那樣。”
“可現在才發現,看走眼了啊!”
骨灰罈驚歎不已。
空寧卻心中無言。
因為這首詩,是《長恨歌》裡的,白居易才是原作者。
之前教采薇讀書寫字時,空寧作為當今世界的文化沙漠,一首詩詞都不會,只能抄寫些地球的詩詞給采薇學。
而柳如雪教采薇識字,自然也看過那些詩詞。
所以這石碑上的刻字,當真是柳如雪留下的?
可好端端的,柳如雪為何要在石碑上留下這樣兩句詩、還特地備註了名姓呢?
空寧不解。
卻聽骨灰罈的聲音,此時響起。
帶著些許惡趣味的笑聲。
“小子,你現在肯定很好奇,為何柳如雪會特地留字在這裡吧?”
“其實跟此地的關卡考驗有關……”
骨灰罈道:“雖然你看不見,但骨爺幫你描述一下。”
“我們所在的,是一座荒村,石碑上原本的刻字,從殘留痕跡來看,是陰山古地。”
“這處關卡,我聽人說過,乃是一道頗為兇險的難關。”
“對許多人來說,這道關卡幾乎無法透過,很多踏上朝聖之路的聖行者、就是在這關折戟的,因此兇名在外。”
骨灰罈道:“名曰陰山古地,實則為叩心問情,又曰揮劍斬情關。”
“到了此地,便會遭遇情愛的考驗。”
“只要心中有情、心中有愛,那便無法透過這道關卡。”
“可從現場的殘留痕跡來看,柳如雪透過了這道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