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路上,各種解釋讓楊易武理解,這個男人是為了應對之前那些災難才被徵召的,他們將是一批最精英的科學家和學者,為了拯救世界而研究。
飛機在一座城市落下,這城市的屋頂都是太陽能板,街道上有機器人在打掃,一派新銳科技的模樣,據說曾經是某個公司的示範性樓盤,但現在已經被各國聯合的委員會接受,成為了供這些研究和工程人員居住的地方。
男人被安排了住處,他跟隨其他人來到附近的工業園區,又是有好幾個角色出場。
配合研究畫面的切換,楊易武大概知道了這些人有的是研究出現在荒漠之中的衝動的天文學家,有的是研究生物病變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家,還有像他這樣的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方面的學者。
看起來,人類已經開始準備著手對抗災難了。
外面的風雪似乎更大了,楊易武看了眼被敲打得噼裡啪啦的窗戶,檢查了一下是否有破損,他望了一眼遠處,連路燈都已經不見,漆黑一片,只有風雪漫天,他彷彿就置身於末日之後的世界裡。
坐了回來,男人也已經結束了第一天的會議和工作分配,他回到住的地方,又出門去吃東西。
那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有機器人在演奏鋼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這裡,面對著的是世界性的災難。
麵館的電視機裡,災難還在繼續,一場地震席捲了一個小島國,那整座島嶼都在震動之中跌入海洋,令人感到膽寒。
男人隔壁的研究者誇讚了一句這麵條就和自己家裡吃過的一樣,男人有些好奇,詢問對方,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能這麼輕鬆。
“我們這裡聚集了全球的力量,我們就是整個世界的希望,如果我們還不選擇相信希望,那麼這個世界肯定沒救了。”
對方回答,隨即喝完麵湯,付錢離開。
男人走在街道上,他看到了一處植物園,走了進去,植物園裡都是機器的動物,這些都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頂尖成果。
男人忽然想到,自己的女兒是否可以留在這裡,他找到委員會的負責人,儘管負責人覺得這無益於拯救世界,但拗不過男人,還是將他的“女兒”,那個機器人運了過來,放在了植物園裡。
男人給“女兒”設定了一些資料,讓其作為生態園裡的嚮導而存在,在他看來,那機器人和動物們嬉戲的場面,就像自己的女兒活了過來一樣。
只是,男人很清楚,這只是機器,只是最大限度模仿自己女兒一舉一動的機器。
不過,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女孩兒,來到生態園放鬆已經成為了許多研究者每日的必修課,男人的研究也在繼續。
看到這裡,楊易武有些感慨,他在大學的時候,也很喜歡在傍晚去學校的廣場,聽著廣播裡放的歌曲,就坐在長椅上,看人來人往。
那是他休息大腦的方式。
不管是誰,總會有疲憊的時候,在那時候能夠得到放鬆,比任何事情都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