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你繼續說吧!”黃氏聽到劉範這麼說,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劉範道:“還有一件事,母親,孩兒想求您幫孩兒辦件事。”
“一家人還客氣!什麼毛病?!快說吧!”黃氏白劉範一眼,沒好氣地道。
“嘿嘿,喏!孩兒想請母親幫我多多收攬些會打鐵的工匠,孩兒將有大用!”劉範尷尬地撓了撓頭。
“工匠?你要那些卑微的工匠又有何用?”劉焉第一個就不理解。
劉範便從衣衽裡掏出一張紙來,這時候的紙叫做蔡侯紙,顧名思義,就是蔡倫改進的紙,但還是很渾厚很粗糙,而且產量很低,所以官府和世家大族等還是願意寫字寫在傳統的竹簡上,奢華一些的,就寫在絹上。劉範將那張紙展開,上面是兩個奇怪的圖案。劉焉和黃氏看了許久,還是看不出什麼門道來。對於劉範來說,這兩個圖案太熟悉了,他解釋道:“父親,母親請看,這個孩兒命名為馬鐙,可以懸掛在馬鞍上,騎兵可以將腳搭在上面,從而可以讓騎兵和馬匹合二為一,騎兵騎在馬背上更加穩固,就不用一手拉著馬鞍了,可以放開雙手拿著武器,甚至還可以放箭,打起仗來十分有利啊!”一邊說著,劉範又給馬鐙畫上一隻腳,給馬蹄鐵畫上一隻馬蹄。
劉焉和黃氏雖然對軍旅之事不太瞭解,但聽劉範的解說,也對馬鐙的作用有了初步瞭解。劉範又指著旁邊一個圖案道:“父親母親再看,這個孩兒命名為馬蹄鐵,可以將此物用釘子固定在馬蹄之下,可以防止馬蹄因為地面堅硬而磨損,因地面潮溼而發軟變質,馬匹跑起來也能更好地抓地,跑起地來更加安全快速。孩兒在當屯騎校尉時,就對騎兵感興趣,發現我大漢騎兵比起塞外的蠻夷來說,弊病良多,故而發明了這兩樣東西。孩兒自己親身試驗過,有了這兩樣東西,騎馬會變得更方便更安全。”
在劉範看來,在古代諸多兵種中,還是屬騎兵最厲害,在冷兵器時期,騎兵的多寡和在軍隊中的所佔比例,就直接反映軍事力量的強弱。騎兵機動性強、衝擊力強、威懾力強,在《六韜》中記載,一個騎兵的戰鬥力堪比三十個步兵;在宋朝兵書中記載,一個騎兵的戰鬥力堪比十個步兵!雖然兩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毋庸置疑的是,騎兵真的很強。騎兵想要強大,就離不開馬鐙和馬蹄鐵的點綴,馬鞍現在已經有了,馬鐙在魏晉南北朝時才被髮明,不過並不是雙邊馬鐙,而是單邊馬鐙;馬蹄鐵,也叫馬掌,這種東西則是羅馬人的發明。
劉焉看了看馬鐙和馬蹄鐵的圖案,但:“那你是想招攬工匠,為你打造這些東西?”
“父親說的不錯。工匠地位低賤,家境清寒,只要我們肯多出些工錢,他們肯定蜂擁而至。而且這兩樣東西樣式簡單,家裡的僕人都可以打造。難就難在,這兩樣東西都需要很多的鐵來打造。”
黃氏道:“範兒不必氣餒。我們家這些年儲存的鐵有的是,就不知道,你要打造多少馬鐙和馬蹄鐵了。”世家大族通常會儲存很多鐵,用來打造成兵器,發給家裡的私兵,用以防備不測之禍。這一點,黃家和劉家也不能例外。
劉範想了想,道:“依照漢律,鎮字級將軍的軍隊最多隻能擁有兩萬五千人馬。孩兒覺得,騎兵最為厲害,所以孩兒想建立起一支全部都是騎兵的軍隊,全軍大概需要馬鐙五萬件,馬蹄鐵十萬件。孩兒不知,家裡的鐵能否打造得完?”
劉焉看向黃氏,一向都是黃氏打理家裡諸項事務。黃氏冥思苦想,最後道:“應該是可以的,如果不夠,那隻能用青銅來代替了,再不濟,我們還可以秘密購買一些回來,總之,母親會幫你完成的。”青銅也算貴重金屬了,鼎就是用青銅來鑄造的。
劉範道:“那就勞母親多為孩兒費心了。”
黃氏點點頭,道:“看著天色也晚了,範兒還是回去睡了吧!為娘已經為琰兒另外安排住房,現在你們倆還沒有正式成婚,還不到時候,你半夜裡可別走錯房間啊!”
“孩兒知道了!孩兒告退!”劉範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