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範想畢,又和典韋一起領著屯騎部重新攻向正在撤退的黃巾軍,黃巾軍一心只想著逃命,根本不會在意其他袍澤的死,於是屯騎部進展很順利。但劉範失去了興趣,因為張梁已經跑了,再殺多少個渠帥都遠不如一個他。於是劉範百無聊賴地指揮,並不出手。
而典韋也不同,這是他第一次上到殺人不眨眼的戰場上來,因此他特別興奮。典韋又從背上取來二十多枝小戟,專門尋找黃巾軍的軍官,有一個軍士幫典韋辨別黃巾軍官,只要找到,典韋必能擊中!二十多枝小戟很快就用完了,留下的是二十多個黃巾軍軍官的屍體,沒了這些軍官的指揮,黃巾軍逃跑起來更加沒有次序,屯騎部軍士作戰更加容易,傷亡也會很小。
官軍追殺黃巾軍兩裡之後便停下了,劉範猜想官軍是作戰太久,雷了。劉範也下令停下,因為窮寇勿追。黃巾軍因此逃回了十里開外的大營。官軍也不管,讓黃巾軍回去了。劉範先清點死傷人數,屯騎部這次戰鬥一共陣亡八人,重傷二十六人,輕傷比比皆是。這對於屯騎部還不算重創。於是劉範決定先進城醫治傷員再說。
當劉範帶領走向長社時,發現有兩個穿著中郎將軍服的人正在站著等他。劉範猜想這兩人一定是朱儁和皇甫嵩。於是劉範在距離兩人五十步時,就下馬步行。隨著距離的靠近,劉範看清了兩人的容貌,只見兩人是一胖一瘦,那瘦的頭髮鬍子花白,身杆挺直,面容堅毅,一看就知道是軍人;那胖的臉色清白,有些富態,身上雖有為將者的殺氣,但更多的是貴族氣質。劉範走到兩人面前,行禮道:“末將屯騎校尉劉範,拜見兩位大人!末將救援來遲,請大人責罰!”
兩人哈哈大笑,道:“子楷請起。早就聽說子楷英勇善戰,我等都盼著你快點來。這次你救援來得正是時候,我們感激來不及,怎會責罰!”
“謝大人寬恕。末將有眼不識泰山,不知兩位中郎,誰是朱中郎,誰是皇甫中郎?”
只見話音剛落,那個胖的指著瘦的,道:“他是朱中郎,我是皇甫嵩。”
劉範道:“兩位中郎都是我們大漢的名將,今日得見尊顏,不勝榮幸!”
“非也非也!子楷不知,我等無能之輩,食君之祿,卻不能為君分憂,只能困守小城,期盼援軍,慚愧慚愧!”朱儁自責道,皇甫嵩也一臉氣餒。
劉範道:“兩人大人審時度勢,即保全了官軍主力,又拖住了張梁,使之不能引軍攻擊盧中郎大軍,張角張寶才能授首啊!”
朱儁道:“子楷還是過獎了。想必屯騎部軍士鏖戰已經累了,不如隨我等進城歇息吧!”
“遵命!”劉範便跟著兩人進了長社。甫一進入,劉範就看見城門下、大街小巷裡全都是擁擠著的百姓,他們都在看著劉範。劉範第一次懂得了明星的感覺,那種眾星捧月、舉世矚目的感覺。突然一個百姓用顫抖的聲音道:“劉校尉,是劉校尉來啦!”嘩啦!話音剛落,突然一大群百姓朝劉範湧過來,劉範喜不自勝!官兵們見局勢失控,連忙阻攔住百姓,不讓他們靠近劉範,要不是這樣,劉範差點就要給百姓們簽名合照了!
最後劉範一行人穿過人海,在城西安營紮寨,與民居秋毫無犯。當晚,朱儁和皇甫嵩升帳,召集諸將議事。劉範理論上來講,也是受朱儁和皇甫嵩節制,故而也接到命令。劉範與兩人見禮之後,帶著典韋站進隊伍中去。
皇甫嵩道:“諸位校尉,今日賴子楷支援及時,我王師將士奮勇當先,黃巾賊大敗一場。然,我等仍然不可驕傲自滿。坦誠來說,若不是今日之戰子楷打了張梁一個措手不及,那誰勝誰負,恐怕還難說。”
諸將紛紛認同。朱儁道:“今夜,我等便來商量商量,該如何應對黃巾賊。各位校尉心中有何良策,可暢言,不必有所保留。”
說完,果然有幾個校尉站出來,說出自己的計謀,但一一被朱儁和皇甫嵩指摘出遺漏之處。
劉範也在思考破敵良策。突然,他有了靈感,或者說,他是想起了《三國演義》裡的情節。在《三國演義》中,當劉備被盧植去長社幫助朱儁和皇甫嵩時,還沒等劉備發揮作用,朱儁和皇甫嵩就想出了一個十分厲害的計謀——當時朱儁和皇甫嵩兩人觀察到,黃巾軍不懂得兵法,竟然把維繫他們的生命安全的營寨建造在一片荒草地旁邊!兩人便計劃用火攻,果然大敗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