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伴隨著震天的鼓聲和喊殺聲,宜國和姬周的軍隊撞在了一起。
最先交手的是雙方的戰車部隊,在高速前進的動能加持下,雖然姬週一方的武器裝備不如宜國這邊,但是卻依舊對宜國的戰車部隊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戰車之後跟隨著的是步兵部隊,在經過第一輪和宜國戰車的交鋒之後,姬周戰車的速度不可控地慢了下來。而隨著速度一同下降的,還是戰車的衝擊力。
沒有槍陣的步兵是非常害怕疾馳的戰車的,但是一旦戰車速度變慢的話,那麼其對步兵的威脅指數就會直線降低,使得其威脅程度甚至還不如普通的步兵。
“好機會,上!”
眼見戰車的速度慢下來了,宜國這邊的步兵也不含糊,立馬一擁而上,準備用手上的武器將戰車上的人砍死。
這年頭的戰車與後世的戰車不同,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周圍的護欄比較高,可以支撐上面的人站立。但是商周時期的戰車周圍的護欄比較低,戰車上的人都是跪坐在上面作戰的,因此實際上戰車上的人在身高上並不比周圍的步兵高多少,步兵們光憑手上的武器,也是很容易對戰車上的人造成傷害的。
“什麼!?這些步卒為何不散!?”
看著越來越近的宜國步兵,姬周戰車上的戎右一臉震驚道。
不怪乎他們如此驚訝,實在是宜國步兵的反應過於反常。正常人在看到一輛疾馳的戰車朝自己衝來的時候,其反應往往都是主動退讓,以免自己被撞到。而這,也是戰車能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完克步兵的原因。因為在步兵選擇避讓的時候,他們的方陣就已經散了。
普通步兵不知道如何應對戰車,那麼有沒有部隊知道如何應對呢?答案自然是有的,比如姬周的貴族兵。
姬周與商朝不同,他們採取的是貴族兵制度。由於在征服商朝後獲得了大量的奴隸的緣故,因此姬周的族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脫產參加訓練。在高強度的訓練作用下,姬周計程車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身體的本能,在危機時刻選擇最正確的應對方式。
而這,也正是姬周軍隊可以對周圍的蠻夷戎狄形成降維打擊的真正原因。
前文提過,姬周的貴族兵制度是建立在奴役廣大商朝遺民的基礎上的,而在姬周的認知中,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都已經被自己給奴役了,剩下的那些零星的人壓根就無法支撐這種制度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戰鬥開始之前,他們才會如此不將宜國軍隊放在眼裡——你們的軍隊缺少訓練,在我們眼裡和烏合之眾沒有區別,我們為什麼要怕你們?
但是在真正接觸到宜國的軍隊之後,姬周軍隊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