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吧。”
子楚眺望了一眼前方的軍陣,而後對著虎王說道:
“如今姬周軍隊尚有餘力,咱們的伏兵就算殺出來,只怕也是難以將其一波擊潰的。相反,若是咱們能夠再等待一段時間,等到姬周軍隊力氣用完的時候再殺出來,那麼就必然能夠一擊定勝負。”
“原來如此。”
虎王聞言,連連點頭道:
“如此,還請先生多多留心才是,可莫要叫我虎國子民白白流血啊。”
“這是自然,還望虎王放心。”
子楚一邊對虎王說著奉承的話,一邊卻在心中暗暗冷笑道:
“哼,若是不多拖一點時間的話,又如何能夠藉助姬周的軍隊來消耗你國的實力呢?”
沒錯,此戰虎國並未用出全力。虎國上下共有2萬戰士,但是如今出現在這片戰場上的其實只有一萬五千人罷了,至於剩下的五千人,其中有三千被子楚安排埋伏在了姬周軍隊的後方,準備在關鍵時刻給姬周以關鍵一擊。而那沒有出現在這片區域中的兩千人,則是被子楚安排在了姬周軍隊北撤的路上,準備在姬周大軍逃竄的時候給姬周致命一擊。
這樣的戰術在這個時代已經算得上是高深了,畢竟這個時代的戰爭大多是大開大合,沒有任何的計謀可言的。因此在聽到子楚的戰術安排之後,虎王立馬就將其驚為天人,並且想都沒想,就按照子楚的計劃,進行了戰前安排。
有人可能會問了,你這麼做,難道不要義戰了嗎?對此,虎王表示,義戰?那是什麼東東?自己沒聽過啊!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義戰那是隻有中原諸侯內部才會打的戰爭,而且其存在的時間也僅限於西周時期。那個時候周天子威嚴還沒掃地,諸侯們不敢打滅國之戰,戰爭的目的只是教訓一頓對方,打完雙方還要手牽手一起唱歌,因此他們才會搞出所謂的義戰。而在中原系統之外,國家間的戰爭向來都是不死不休的,就好像姬周滅商之戰,不就是一場“正義”的背刺嗎?
如今的虎周之戰,其實就是一場文明之間的對決。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還傻傻地堅守姬周諸侯自己制定的義戰標準,那不是太傻了點嗎?
也正是因為這樣,虎王才會如此果斷地接受子楚的建議,並且連伏兵出擊的時間都交由他來制定。
在虎王看來,子楚是這個時代難得的人才。如果有可能的話,自己還是要將他從宜國挖過來,協助自己制霸整個荊楚的。而想要將子楚挖過來,除了以往的交情之外,自己還必須要讓子楚看到自己的信任才行。而將全套計劃都交由子楚來執行,就是虎王給子楚傳達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