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西周當國君> 320.不如去當宜國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20.不如去當宜國人 (1 / 2)

子權不知道商離的險惡用心嗎?他當然是知道的。但是知道又如何呢?此時的他已經騎虎難下了,登臨君位的機會只有這一個,若是他現在拒絕商離的冊封的話,很難說將來這些貴族是否還會如此配合地支援他成為國君。

而除了本國人的支援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今宜國的300甲兵還在一旁看著。若是自己膽敢不奉召的話,那麼這些人就極有可能以此為理由,直接將自己抓起來殺掉,而後現場另立一個國君。

真要是發生那樣的事情的話,自己是抵抗呢,還是不抵抗呢?

抵抗的話,又有幾個人願意幫助自己呢?

就算全國人民都站在自己這邊,自己又能否打得過這300個武裝到牙齒的宜國甲兵呢?

更何況,如果自己真的不奉召的話,那麼這些貴族大機率是不會支援自己的,畢竟自己不奉召,就意味著其他人還有登臨君位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獲得貴族們支援的機率極低。

而貴族一旦不支援自己,就算普通國人再支援自己,那也是沒用的。畢竟這是一個王侯將相有種,長幼尊卑有序的時代。平民的意見往往跟著本家貴族走,本家貴族不支援,平民自然不可能站出來唱反調。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被子鐮斬殺當場,同時也是為了自家可以就此獲得奄國國君之位,子權最終還是決定向商離低頭,接受他的冊封。

而子權一低頭,奄國國人們看他的眼神也就變得不一樣了。雖說就運算元權反抗了,自己這些人也不一定會站出來支援他,幫他和宜國硬剛到底,但是人就是這麼奇怪,我可以不支援你,但是你不能軟弱,否則你就不配領導我。

子權的行為在奄國國人們看來無疑是軟弱的表現,原先支援他登臨君位的國人們紛紛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出錯了。更有甚者,甚至還直接和身邊的人說起了“大逆不道”的話:

“本來是兄弟之邦,結果咱們奄國卻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宜國的附庸。不僅如此,連帶著咱們奄國的國君都是宜國冊封的。既如此,咱們為什麼不直接南下去當宜國人呢?不比在這裡當諸侯國國人來的強?”

“言之有理,之前我還覺得遷徙麻煩,畢竟我家在奄國也有好幾口人,遷徙起來不像那些單身漢一般方便。如今看來,或許我們家也是時候遷徙了。”

“二位,我不是很明白,為啥我奄國臣服於宜國了,你們就要遷徙了啊?”

一旁的小白不解地問道。

之前那兩人轉頭一看,發現對方是一個剛成年,連鬍子都還能長出來的少年,當即感慨道:

“你還年輕,沒有經歷過以前的帝辛時代,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很正常。就這麼說吧,諸侯國存在的法統來自於天子,因為天子冊封,因此諸侯才有資格統轄自己的土地。而作為回報,每次天子出征,諸侯都是要派兵隨同的。如今我奄國成了宜國的諸侯,之後宜國一旦在淮水邊上有行動,我奄國都要派人支援。這一來二去的,就是一個極大的負擔。你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想方設法遷徙到宜國去嗎?”

“去了宜國,我們也就成了宜國人,是‘上國人’,出征時候就能穿戴周圍那些甲兵身上的裝備,並且享受最好的物資供應,而不是像諸侯國派出的隨從一般,不僅要幹髒活累活,而且還只能用最差一旦的物資。左右都是要出人出力,咱們為什麼不去待遇更好的宜國,而是留在待遇更差的奄國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