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下農民本身就是要接受領主的徵召,幫他們幹活打獵的,因此商離直接將“賦稅”一併賜給他們,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原來如此。”
在商離將“賦”和“稅”的定義解釋過之後,子更和一眾貴族全都點了點頭。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自家天子所說的這種“賦稅”制似乎並不會太過傷害他們原本的利益。
“對了,王上。既然井田制不再實行,那麼我們每個人又應當分到多少戶食邑呢?”
這時候,一個年紀較大的貴族突然站了起來,對著商離拱手問道。
商離凝目望去,發現說話之人正是當今宜國最大的貴族,名叫子英。
這位子英和商離的關係其實隔得已經有些遠了,至少是無法和子更子旬這種“親”叔叔相提並論的。人家之所以能夠成為宜國最大的貴族,主要還是因為他家祖上的關係。話說原本他家祖上是可以繼承騰蛇部落邦伯之位的,不過他祖上卻沒有那麼做,而是將位置讓給了更有才能的弟弟,也就是商離這一支的祖先。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這一支在騰蛇部落有著特殊的地位,擁有的井田也是最多的。
如今聽到商離要廢除井田制,其他人不急,他反而是最急的那一個。畢竟在場其他貴族要嘛井田沒他多,要嘛關係比他和商離要更近。他們可以靜觀其變,謀而後動,可子英不行,不快點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只怕就要被商離“宰”了分肉吃了。
另一邊,在明確了子英行為的內在邏輯之後,商離微微一笑,說道:
“太阿不必憂慮,還請稍安勿躁。”
太阿是商朝三公之一,由於子英一系的特殊出身,在進位天子之後,商離特意給他封了這麼一個官職——當然,僅僅只是官職而已,他的工資其實還是按照原先騰蛇部落的時候的標準發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商離穿越至今,其實也沒給人發過工資,因為國家一直處於遷徙中的緣故,所有人其實都是吃老本的。
“還請王上能夠細說,否則老朽今晚只怕都睡不著覺。”
商朝時期人們說話還不像後世那麼彎彎繞,在聽到商離的話之後,子英立馬追問了上去,想要搞清楚自己到底能夠分到多少食戶邑。
“食邑方面大家不必憂心,之前你們有多少戶食邑,如今你們的食邑也不會有任何的變動——當然,如果你們原先的食邑在戰爭中戰死了的話,那麼予一人這邊也是不會彌補了,這一點望諸位能夠明白。”
值此動亂之際,繼續沿用原本的人際關係其實是最穩妥的方法,因為這可以有效避免人們在面對動亂時候產生不必要的恐懼。
而且對於商離來說,這麼做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儘量減少各家貴族的食邑。
如果重新分配食邑的話,那麼商離勢必要給他們補滿符合戶數的食邑,這顯然會損害商離的利益,因為所有人的食邑在之前那場周奄大戰中都已經陣亡過半了,現在要給他們補滿食邑,就意味著商離這邊要減少自己直轄的農民數量。
而繼續沿用之前的人際關係則不同,商離既能保持如今的農民歸屬狀態,所有人又都挑不出刺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