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老大媳婦王氏和蕭老三媳婦吳氏,互相對視一眼,快步走到了院子門口。
就聽到有人問,“大郎媳婦,你們這豆腐要拿去外面賣嗎?”
時卿落笑著說:“我們又要做又要拿出去賣,家裡人少沒有那個精力。”
“所以大家如果有想法,可以從我們家買了,再挑著去鎮上或者其他村轉賣。”
“只要一次效能夠在我家買夠三斤豆腐以上,只用八兩黃豆就可以換一斤,或者四文錢一斤。”
“不過超過三斤,只能用黃豆換或者錢買,其他東西就不換了。”
“你們拿出去可以賣五文或者六文一斤,但不能高過這個價格。”
“否則以後我要是聽說誰故意高價賣,那我家的豆腐就不賣給他了。”
時卿落準備將豆腐生意做長,就不能讓豆腐價格波動大。
之所以沒有定死,也是考慮一些因素。
比如拿去縣城賣,或者挑去遠的地方,時間和體力成本就更大,所以一斤一文錢的起伏差不多。
聽到時卿落這麼說,不少人的心思都活絡了起來。
大梁剛建國十幾年,戰亂才結束沒有多久,百姓們雖然安定了下來,但手裡的銀錢卻不多。
所以能夠趁著農閒或者抽空賺點錢,大家還是樂意的。
“這感情好,我家倒是想拿幾斤去賣了試試。”
一名大漢站出來笑著繼續說:“可你家現在做的豆腐太少了,今天村裡人換都怕不夠,咱們要的多,你們也沒有啊!”
這會豆腐都快換得差不多了,村裡換都不夠,還怎麼拿出去賣?
時卿落回道:“所以過兩天,我們準備開一個豆腐作坊,請人來幫忙做豆腐,數量上肯定會增加很多。”
“而且會盡量在天亮時就做好,讓想要轉賣的人,早點挑著出發。”
“這個好,過兩天我就來買幾斤去試試。”大漢憨厚的笑著點頭。
他們家人多地少,年景好的時候地裡出的糧食都不夠吃,還得去城裡打短工才行。
打短工一天就幾文錢,辛苦不說還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幹。
豆腐他們家昨天換了點來嚐了嚐,確實好吃,比吃菜更頂餓。
加上他們縣城都沒有這種吃食,他覺得拿出去應該不會難賣。
要是這個豆腐好賣,一斤賺一兩文錢,絕對不會比打短工差,早點賣完還能回家幫著幹農活。
像是大漢這麼想的人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