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一眼瞅見謝瓊身邊親兵抽出了腰刀,心中一驚,帶著哭腔道:“小老兒願意,願意....”
聽了這話,謝瓊的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
經過小半個月的圍城,漢軍已經在蘇州城下挖通了五道溝渠,徹底斷絕了叛軍突圍的可能,雖說圍城消耗比較大,但是攻城的傷亡更大,三日前武威侯李虎、總兵沈一熙已經帶兵開始掃蕩蘇州府下轄縣城村落,為接下來的大戰做著準備。
此刻賈琦坐在土堆上的一塊大石上,望著遠方的蘇州城,昨日自己陪著林如海去林家祖墳給賈敏上墳,代林黛玉磕頭上香,之後又去邊上的蟠香寺上一炷香,在那裡,他見到了許多為了躲避戰亂舉家遷徙而去的村民,這些人擁擠在山腳下,其中還有幾戶是林家的偏房,寒暄中得知林家主脈兩支全部北上逃難去了,他們都以為林如海在淮安殉國了。
從他們口中得知,白蓮教在聯合當地世家造反之後大肆打壓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汙的本地世家,林家因為林如海和賈家的緣故更是被權奪了家產,好些人被打死,一時,林家子弟死的死,逃的逃,偌大一個百年世家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對於林家子弟的遭遇,賈琦也是唏噓不已,隨即承諾他們,待平定叛亂,林家的產業悉數返還,並讓他們寫了一份名單,羅列出打壓迫害林家的世家和叛賊,自己會清算這些人。
這時,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馬蹄聲,一支百餘人的騎兵隊伍正向這邊奔來。
片刻後,騎兵在土堆邊停下,大學士吳邦佐下馬走了過來,感慨道:“國公真是好興致!”
賈琦站了起來。
“到底是年紀大了。”
吳邦佐望著他,“忠靖侯領兵北上了,希望開封不要有事才好。”
賈琦靜靜地站著,目光只是望著蘇州城的方向。
“楚監軍的事情我聽說了。”
吳邦佐面上閃過一抹憂愁,嘆聲道:“談不上對與錯,他太心急了。”
賈琦目光還是不看他,只是開口道:“這件事我們從一開始就錯了。”
賈琦把‘我們’這兩個字說的很重,接著又望向吳邦佐,“戰爭從來都是對人的殺戮,無須憐憫。我們已經給了他們機會,可是換來的依舊是背叛,叛軍如今隱藏在百姓之中,在黑暗中窺視著咱們,一早哨探來報,說是崑山縣那邊的哨營遭到了襲擊,謝瓊一早帶人去檢視了。”
吳邦佐:“第三處了。”
“是啊!”
賈琦沉默了一會兒,長出一口氣,“軍中最近反響很大,各營軍卒都在議論此事,就連不少軍官也心中生出了不滿,再這樣下去,恐怕會出事。”
之前因為吳邦佐的阻攔,楚監軍放假三日的建議被否決,但是得到的卻是叛軍的不斷襲殺,然而一旦漢軍增援趕到,叛軍立刻隱匿在各處村落之中,這些人與百姓無異,跟本無法分辨,只能作罷。
吳邦佐垂下眼沉默了一會兒,又抬起了頭,“國公當真準備強攻蘇州城?”
“不!攻打蘇州城並不是我的本意。”
賈琦回過神來,淡淡一笑,道:“上兵伐謀,蘇州城不過是一個誘餌,引誘南方叛軍和白蓮教上鉤罷了。”
聽了這話,吳邦佐一顆心放下了,走上前笑道:“梁國公不愧是國朝名將,老夫敬佩。只是,叛軍集結了十餘萬援軍前來,蘇州城裡還有數目不詳的叛軍,這麼做會不會太冒險了!”
“呵呵。”
賈琦輕輕一笑,指著遠方的蘇州城,問道:“閣老可知這蘇州城裡有多少百姓,儲存的糧食能支撐多久?”
吳邦佐遲疑了一下,道:“多少人本閣不是太清楚,不過既然叛軍敢據城死守,估計糧食支撐半年沒問題。”
賈琦點點頭,嘆息道:“前兩日,中軍大帳推演,如果不計傷亡猛攻蘇州城,要一個半月才能攻破,另外大軍最少要付出五六萬的傷亡,糧草彈藥更是無法預估,以目前朝廷的情況,咱們承受不起。另外,還有對咱們虎視眈眈的白蓮教。”
吳邦佐沉思片刻,點頭道:“代價非常大,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