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聽,站穩了,笑道,“仍然是護衛大將軍能者多勞,如實說來,讓哀家聽聽。”
上杉虎一鞠躬,他準備了兩份奏摺此刻呈了上去,不光如此,當小皇帝陛下和太后同時拿著奏摺之後,上杉虎說了起來,“突厥部族雖然並沒有名言歸順我大齊,但是個中原因,太后和陛下當然也明白。是我們並沒有就此接納而已,他們實則已經心歸大齊,而這件事情,就是以為內突厥部族和吐蕃部族之間發生的摩擦。”
“三個月前,吐蕃部族的皇子被人暗殺,兇手當場抓住,是一個突厥人,他潛藏在吐蕃皇室宮中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可是卻無人發覺,臣以聯絡過突厥皇室之中的人,他們並沒有承認派人進入過吐蕃做這樣的事情。”上杉虎解釋道,“所以臣以為,此次行兇之人,並非突厥部族的人。”
“嗯?”小皇帝已經將奏摺看完,他看著上杉虎說道,“大將軍認為,是何種原因?”
“回陛下,臣以為是南慶監察院所為。”上杉虎說道,“以陳萍萍的實力,想要做到這件事情,簡直是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一次暗殺。”
“何以見得?”小皇帝追問。
“因為這一件事的受益方並不在於突厥部族,或者是我們大齊,就算是死了一個吐蕃皇室,對於吐蕃組的兩個民族團結並沒有任何的壞處,反而是有增益,而這對突厥部族來說,絕對不是好事,雖然突厥部族英勇善戰,但是他們對於吐蕃的戰事卻是輸多勝少,所以突厥部族會盡可能的避戰而不是去挑撥離間。”
“再來就是我們大齊,無論是吐蕃部族還是突厥部族,甚至是南慶都認為我們是突厥部族的靠山,引起這樣不必要的戰事,是我們大齊的損失,如若是吐蕃部族和突厥部族開戰,我們勢必要牽扯進入其中,一旦入場,就不是兩個部族之間的較量了,而是我們大齊和南慶再次開戰,只不過我們都是以支援的形勢進入戰場,說出來,旁人都不會以為,是我們二國開戰。”
“大將軍的意思是,這件事情是南慶方面設局,然後被迫讓大齊進入戰場,從而在西陲邊關之地將大齊大破,若是到時候大獲全勝,一舉進入北齊領地,再透過部族身上找藉口,來統治朕的大齊疆土?”小皇帝問道。
上杉虎有些訝異這個皇帝的腦子,他不該是如此聰明的,但是三言兩語卻是分析的非常透徹,當時笑道,“陛下所言,正是臣之所想。”
小皇帝會意,仰頭靠在了龍椅身上,他知道以後的事情就不用自己著急了。
“大將軍若是率兵進入西陲邊關之地,可有幾分勝算?”太后問道。
上杉虎的臉上掛上了笑容,“若是能夠給臣原本的兵馬,臣有八成勝率,能夠在西陲邊關大勝南慶!”
“將軍為何如此有信心?”太后問道。
“因為這一次,是天佑我大齊,這一次南慶犯下了巨大的錯誤,太后您別忘了,還有一波使團,正在趕往我大齊的路上!”上杉虎笑道。
太后恍然大悟,“範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