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討董聯軍……還不如演義,雖然兵分多路,但打的都不咋地,而且酸棗大營的諸侯的確特別水,曹操氣的直罵粗口。
所以荀或還不如借曹操的手,讓這個世界往三國演義的劇情上靠,至少酸棗會盟能夠增加很多人的聲望,尤其是劉備的聲望。
“董賊妄圖一戰而定天下,虎牢關外便是其折戟埋骨之地!”曹操這句話說的擲地有聲。
昨天荀或忽悠曹操,將董卓的“目的”說了出來,那麼應對的最好辦法其實就是和董卓死磕一次,贏了就贏,輸了也要讓董卓傷筋動骨。
不然酸棗大營實力不濟被董卓一次剿滅,那即便分兵多路圍困洛陽也於事無補。
見曹操有所思慮,荀或便進行下一步計劃,一個增強劉備的計劃。
因此,荀或繼續說道,“還有一事望孟德公牢記,討董聯軍必須有劉姓皇親,最好有多位漢室宗親,以為正統。”
劉姓舉兵討伐中央只要成功了都不叫造反,只要我這邊的漢室宗親夠多,那就能在面子上過得去,就更能壯大聲勢。
正史上參加討董聯軍的諸侯根本沒有十八路,只有十路聯軍,這其中還有八路是四世三公袁家的。
所以荀或必須讓這聲勢更大一些。
“即便諸侯無法派兵參加,亦可修書一封或派人前來,於酸棗共聚大義!”
“屆時還望孟德兄提醒各路諸侯,若為盟主,則家眷必為董卓所害,或雖在洛陽,可幫襯一二,但必須提前告知訊息,否則亦是無能為力。”
當然給袁紹使絆子的事情還是不能忘,討董聯軍盟主的位置實在太過耀眼,給了袁紹更是如虎添翼,但是聯軍一半都是他四世三公袁家門人,就連記載中唯一的宗親劉岱都是袁家小弟。
而現在的曹操早就被荀或種下了與袁紹之間的嫌隙,只要在推舉盟主之前將此事挑明。
你在這以孝治天下的大漢,以父老宗族之死來換取盟主之位,必為天下唾棄。
已經有人告訴你,當了盟主一定會死爹,你還去當盟主。
老子可以不管兒子的性命,為了大漢大義滅親,可你兒子這麼幹就不行。
沒了聯軍盟主的光環,袁紹想要吞併冀州雄踞北方,還要多費一番功夫,這就像是狗策劃往版本最強英雄身上砍了一刀,硬生生將一個buff給砍掉了。
而劉備若是能夠被單獨提成一路諸侯——讓他去霍亂南方是荀或必然要進行的謀劃之一。
“董賊不除,天下不寧,解若此去還望多加小心。”曹操上前一步,握緊荀或的雙手。
那眼中燃燒的火焰,是對大漢忠貞熱血。
荀或鄭重的點了點頭,“或此去,名為看望我家大人,實為聯軍充作內應,若事可為,必將董卓斬於大殿之上!”
反正這個時候是賺名聲的好時候,只要告訴了曹操,讓人知道了,那麼討董結束之後,他荀或的名聲絕對不會小於任何一路諸侯。
大漢忠臣的帽子是跑不掉了,運作的好還能得到衣帶詔什麼的。
不,只要進入皇宮和皇帝獨處過,甚至不需要和皇帝獨處,甚至只需要進了洛陽城,那荀或就可以說自己有衣帶詔。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膽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