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已經不是江夏第一次在這樣的狀態下做出料理。
之前剛到極星寮的時候。
江夏給田所惠製作的變身揚州炒飯,也同樣處於這種他用前世經驗無法解釋的狀態下。
現在回想起來,小惠當時的狀態明顯有些不正常。
不然,哪有人會吃個炒飯,就哭著表示要選修中華料理課。
所以,附田祐鬥(原作)到底在食戟之靈的世界,設定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情緒入菜?
這不科學!
作為現代社會主義五好青年,江夏覺得,一定要用科學來解釋這一切!
從水野凜的表現來看,這道菜裡面,包含了一種名為不捨的情緒。
江夏做這道菜時,也是懷著對羅蘭沙佩爾將要回去發國的不捨。
異國他鄉,能夠找到一個具有相同理念的知己,是件非常難得的事情,結果只是剛剛認識,就已經要分道揚鑣。
這道雲吞鴨,江夏之前做過可不止一次。
比較就能發現差異!發現差異,才能找到矛盾的關鍵點,解決主要矛盾,量變帶來質變......
江夏仔細回想剛剛料理這道雲吞鴨的動作,和之前的區別。
很快,他就有了發現!
是時間,如果說,江夏以前製作雲吞鴨,就像是一個上好發條的機器人。
每一步,只要齒輪轉到,就會自發的行動起來。
時間精準,絲毫不差!
那麼,這一次,江夏就像是一個慢吞吞做菜的老頭!
一切步驟,都比最精準的時間要求,要稍微慢了片刻!
江夏感覺自己找到了關聯點。
是了,不捨的現象表達是什麼,就是不想友人那麼快,就吃完這道料理,然後走上離別的旅程。
所以要放慢動作。
但同樣的,料理人又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吃到一道不完美的料理,所以,他要保證料理的味道。
在這樣的糾結平衡之中,料理人終於找到了最佳的方案。
這些所有的小動作,融入到料理裡面,就帶入了不捨的情緒,被食客所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