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左協,向城西轉進,紮營以待。”郭大靖很快又下達了命令,在西面對遼陽之敵施壓,牽制其策應機動兵團的行動。
南面的營寨甚是堅固,建虜又構築了壕溝工事,如同給自己的行動新增了限制。想要出城反攻,郭大靖並不害怕,甚至是有所期待。
西面再設營寨,以左協堅守,並伺機攻城。建虜想出城接應機動兵團,就要顧慮是否會被切斷回城之路。
面對以車炮為先,嚴整的火槍兵戰陣,以及遠端迫擊炮、火箭的組合,建虜的騎射已經難以形成優勢,甚至是落在下風。
郭大靖倒是希望建虜能主動來進攻,有高大堅固的城牆作依託,到底還是挺麻煩的。
炮聲突然勐烈起來,尚可喜的中協開闢了新戰場,同樣是在南城,形成了對新編協的策應。
城上的豪格等奴酋都是臉色凝重,剛剛增兵,敵人就擴大了攻勢,幾乎把整個城南都變成了戰場。
爆炸的火光和黑煙不斷閃現升騰,槍聲如爆豆,一刻都不停,東江軍的攻勢異常勐烈,連兵力都佔據了優勢。
“敵人發力了。”豪格的聲音象是咬牙說出的,“傳令,再調拔人馬,一定要頂住敵人的勐攻。”
一旦城外陣地丟失,敵人的遠端火炮便可以肆意向城內轟擊。
雖然做了一些準備和防範,但城內房屋眾多,起火或被摧毀也在所難免,一定程度上的混亂是肯定的。
所以,不到堅持不住,豪格不會放棄城外的陣地,力爭將敵人的火炮擋在射程之外。
這是奴酋制定的作戰計劃,但現實卻是出乎他們的預料。
他們有壕溝工事可依,但東江軍卻用火力彌補,傷亡比相差不多,把建虜拖入了他們最不想的消耗戰。
可打到現在,不拼也不行。雖然有底線,要保留相當數量的守城兵力,可建虜的作戰計劃和構想,卻已經破滅了。
“殺,殺呀!”
胡國用連聲怒吼著,率領著數隊士兵,撲進了壕溝,與建虜展開了廝殺格鬥。
作為郭大靖以前的親兵,胡國用進入軍隊的時間已經一年多,已經是領三百多人的軍官。
人各有志,相比於保護郭大靖的輕鬆工作,胡國用更喜歡戰陣廝殺、建功立業。
象他這樣想法和志向的,還有同是郭大靖親衛的何光先。只是何光先離開得更早,現在已經是左協的中級軍官,手下指揮著千餘人。
或許是何光先的成功,給了胡國用等人激勵;也或許他們心中有著對建虜的深仇大恨。不管怎樣,他們選擇了上陣殺敵,踐行軍人的職責。
槍刀交擊,前方士兵與建虜在拼殺交戰,胡國用勐地貼近壕溝一側,看到了敵人,稍加瞄準便射出了手中的弩箭。
壕溝有將近兩米寬,建虜不僅是想得到掩護,還希望能夠阻礙對手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