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對朱大成,對大部分的文官,郭大靖都沒有什麼好印象。官越大,越是接近朝堂的,或者是朝堂上的,他越是反感。
大明到了這個地步,雖然外患是被自己帶領東江軍很快要平定了,但內憂不斷,難道不是這幫傢伙的責任?
說是責任都是輕的,文官集團有罪,貪腐瀆職,自私無能,冷酷殘苛,拉出去砍頭都不冤枉。
雖然說青島港的擴建也不是太緊急的事情,但郭大靖卻容忍不了朱大成對東江鎮的敵視和掣肘。
王八蛋,不知自己幾斤幾兩。
郭大靖也要趁著平遼在即,拿捏朝廷。不用編造什麼罪名,就透過方正化,把朱大成的壓制和平遼聯絡到一起,看朝廷急不急。
隨著東江鎮的強大,郭大靖在不知不覺中也更加的霸道。強者必霸,強國必霸,或許都是一個道理。
相比朱大成,登來巡撫孫元化則要好多了。可能,這也是技術官員的特點,幹實事比勾心鬥解要少。
紅夷大炮的製造,已經全部交給了登來。還有野戰炮,以及相關的彈藥。
不管平遼滅虜能不能用到,火炮都能夠提升東江軍的戰力,特別是水師的,還省了自家的資金。
反正孫元化是玩得挺嗨,聚集了一批熱衷西方科技的人才,為自己把登來建成了東西文化交流的邊陲而驕傲自豪。
“你高興就好。”郭大靖倒是樂見其成,只要孫元化不插手遼東,玩他的科技去吧!
巡視完水師的準備情況,郭大靖又帶著一行人沿三岔河而上,來到了前協駐守的東昌堡和東勝堡。
遼東長城,作為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分隔,圍起來的就是遼東的地域。在建虜叛明前,遼東駐軍主要是與蒙古諸部作戰,對付他們的寇邊搶掠。
而這些長城的堡、架、墩之類的,其實並不能起到拒敵於外的作用。它們的主要功能,是報警。
否則,從山海關西,一直到鴨綠江西岸,兩千三百多公里的遼鎮長城,需要多少人馬駐防,根本不是大明所能支撐的。
在郭大靖看來,要具備主動進取精神的東江軍,就根本不需要遼東長城,更不會把長城作為遼東的界線。
前協駐防於此,一是防備建虜襲擾,其次則是沿長城北上,也可坐船朔渾河而上,抄掠遼沉。
毛承祿率將領迎接了郭大靖等人,彙報了準備的情況,以及最新刺探到的情報。
“建虜在長寧、長定堡駐有兩三千的兵力,阻擋不了我軍進攻,並從西面逼進遼陽。”毛承祿把目光投向郭大靖,等著他作出決定。
郭大靖點了點頭,微微一哂,鄙視道:“只有兩三千的人馬,看來建虜真是兵力窘迫,難以支撐了。”
“不過,遼陽之敵若無牽制,便可快速增援。”郭大靖話鋒一轉,說道:“若直接進攻長寧、長定兩堡,雖然可行,但似乎不如乘船深入,將遼陽地區的建虜徹底圍殲。”
現在,怎麼打,是東江軍掌握著主動權。不管是陸軍包抄,還是水陸並進,抑或是直插敵後,都能夠對遼陽之敵形成包圍,只是包圍圈的大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