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年平遼的眾所期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年平遼的眾所期盼 (2 / 4)

東江鎮的賦稅在大明來說,是比較低的。再加上種植了高產早熟的作物,老百姓手中的餘糧很多。

為了彌補官倉的不足,以保證能供養軍民,陳繼盛所主持的官府已經決定,大量收購百姓的餘糧。

但老百姓對於災荒的擔心,還是存在的。交完賦稅的話,只是賣出一少部分,購買其它的家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儲存起來。

誰知道明年年景怎樣,家裡沒有足夠的存糧,總會覺得不太安心。

為了能順利地收購到大量的糧食,就必須利用宣傳,讓老百姓賣糧出力,為早日平遼作出貢獻。

當然,在內部收購,付出的是軍票;從外購買,卻要花真金白銀。官府出於這樣的考量,也是正常。

其實,對於糧食物資的缺乏,雖然有所考慮,陳繼盛卻還不是很擔心的。

朝廷發放的遼餉,東江鎮商貿的贏利,都可以作為外購的資金。甚至於,還有郭大靖自己賺的鉅額錢財。

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陳繼盛不想牽扯太大,倒顯得自己沒有本事似的。

陳文繡覺得吳晴說得挺有道理,軍人確實在東江鎮很受歡迎,可也是冒著生命危險。

儘管傷殘有養,陣亡有恤,但心理和感情上的傷害,又豈是能夠輕易彌補修復的?

“我問問她,有沒有時間一起逛大集。”陳文繡也想找個伴兒,小琴要是有意,一起出去逛大集,珍兒也和小琴很親近,確實是很不錯的事情。

吳晴也想讓小琴出去散散心,笑著表示贊成。

吃過飯,陳文繡便和小琴說了逛大集的事情,珍兒也旁邊撒嬌央求,小琴便答應幹完活兒,便和她們一起出去。

雖然心理上有些挫敗,但小琴和其他移民一樣,比如更晚來的陳文繡一樣,對於現在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相比於內地,這裡的生活是比較簡單的,活著不累。

這恐怕是東江鎮軍民的普遍心理,只要不懶,肯賣力氣,養家湖口就不成問題。

…………………

內部穩定,才能夠讓軍隊安心作戰,並提供不斷發展壯大的動力。

三年平遼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終於確定的目標,讓軍民們看到了沒有戰亂、安定生活的希望,也讓軍隊有了奮進的目標。

十幾年的戰爭,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顛沛流離,多少親人流散。曙光已經出現,誰不期望能夠如期完成?

“生產進度還是不錯的,但還有潛力可挖。”郭大靖在蓋州召見了兵工廠派來的人員,聽取了他們的彙報,並開口勉強稱讚。

趙青山等人恭敬地聽著,能為三年平遼貢獻力量,應該是他們值得驕傲自豪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