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戰序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戰序幕 (2 / 3)

可如果把戰場擴大,就會發現,切斷建虜的退路,在朝鮮,在遼東,便都能狠狠地予以打擊。

至於朝鮮,既然是戰爭,一點損失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堅壁清野,阻擊襲擾,儘量使損失小一些,還是能夠做到的。

“通遠堡,鳳城,湯站堡。”郭大靖伸手指點著,對何可綱說道:“這是建虜進攻遼東的必經之路,任何一地被我軍佔領,都等於切斷了建虜的退路。”

大路就那麼一條,古代車輛運輸物資,對於大路的依賴性極強。要是翻山越嶺的話,自然也有小道可通,但人背馬馱,運輸量又能有多大?

建虜倚仗著騎兵的機動性,應該是打著快打快收和就地取食的主意,不會攜帶太多的糧草物資。

但想得那麼美,一旦遇到困難,就很難彌補,挽回失敗。比如朝鮮的堅壁清野,比如特戰營的層層截擊拖延時間,都可能加大建虜的弱點。

最主要的還是在兵力上的差距,東江軍在遼南能夠倚仗堅固的工事,犀利的火器,以較少的人馬穩定住戰線。

這樣的話,能夠抽調到遼東的部隊便會大大增加,在遼東地區形成兵力上的優勢。

“遼南有兩個步兵協,再加一個騎兵營,就足以堅守住防線。”郭大靖的教鞭重重地點在了秀巖地區,“在這裡,再增加一個步兵營,兩個騎兵營,以及五千的新訓營官兵。”

劉興治率領著兩個步兵營,目前在皮島駐守,給郭大靖留下了一個步兵營。既然不想繼續增兵朝鮮,這個步兵營便可以投入到其它方向。

同時,遼鎮新訓營官兵的訓練已經接近完成,剩下的五千可以與遼南兩個步兵協混編,保證防線的萬無一失。

朝鮮軍隊,特戰營,左、前、中三協,再加兩個騎兵營,參戰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六萬多,形成了對建虜的兵力優勢。

郭大靖的教鞭在沙盤上划著一條線,從秀巖到鳳城,沉聲說道:“集中秀巖地區的大部人馬,勐攻鳳城,併力爭佔領。西面,阻擊遼沉建虜;東面,夾擊深入之敵……”

在原來的計劃中,並沒有如此規模的大戰。在大決戰未準備好之前,郭大靖只想把進攻遼東的建虜拖疲拖垮,鎩羽而歸。

但建虜顯然並不想要一場表面上的勝利,他們想要迫使朝鮮改變態度,想從朝鮮擄掠人口和物資,這就是郭大靖所不能容忍的了。

既然你敢出來,那就別回去了。至少,全身而退是絕對不可能的。

“建虜恐怕會在鳳城駐守重兵,保證其退路的安全。”何可綱有所擔心地說道:“攻城作戰通常會傷亡不小,可要做好萬全準備。”

何可綱作為遼鎮將領,在寧遠和寧錦之戰中自然清楚攻堅的難度。建虜雖然沒有紅夷大炮,可東江軍的攻堅能力,他卻不是很瞭解。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攻堅最重火炮,我軍最是不缺。建虜若在鳳城留有重兵,正好一舉殲滅。”

留兵守城的多是蒙古兵或漢兵,預計在四五千左右,頂多有千八百的建虜督陣。一旦城被攻破,戰鬥力和抵抗意志,不會太強。

而對於攻城作戰,東江軍憑藉武器裝備的犀利,戰力並不下於倚堅防禦。當然,就目前而言,實際上的成功戰例不多,戰績也不顯著。

一到兩萬的人馬進攻鳳城,一萬在鳳城北面的斜烈站阻斷連山關的增援之敵,特戰營在南面截擊深入遼東的建虜。

郭大靖已經有了兵力的大致佈署,當然,這還要看具體的情況。只不過,相對充足的兵力優勢,得以發揮的話,勝算很大。

何可綱還是有所顧慮,指了指遼陽,說道:“若建虜從遼陽調兵東援,遼南的部隊要過海州,攻打鞍山驛,才能起到牽制作用,恐鞭長莫及。”

那可能就是一場大決戰的提前展開,建虜不可能看著最後的機動兵力在遼東覆滅,傾力支援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郭大靖微微頜首,說道:“何將軍所言極是,從小戰到大戰,規模逐漸擴大,是完全可能的。這恐怕是雙方都不願意,卻又難以避免的事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