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四百六十四章 剿撫側重之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四章 剿撫側重之爭 (1 / 4)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即便是和平年代,冬季依然是窮人的大敵。對於乞丐和難民,無家可歸的那些人,嚴寒和飢餓是最為致命的。

大明疆域萬里,子民億兆,想要做到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飯吃,顯然是過於苛責了。

但不能否認,在明末的那個時期,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救濟是缺位的,皇帝和官僚對災民的態度是冷漠的。

如果都歸咎於朝廷沒錢缺糧,顯然又是偏頗的。用階級層次來分析,倒還相對準確一些。

因為,不是沒有救國濟民的良策,只不過與權貴官紳地主的利益衝突,便無法實施,或者是重重的阻力下半途而廢。

而崇禎,本身就是統治階級的一員,被利益集團包圍著,又怎麼能狠下心來向自己揮刀。

其實,崇禎,還有那些官僚,就搞不明白,威脅到他們統治的,怎麼會是那幫拿著鋤頭棍棒的泥腿子?

從頭到尾的輕視、鄙夷,直到農民軍兵臨京師,恐怕他們還沒有改變心理,或者說改變也太遲了。

而對於郭大靖來說,固然有來自後世的珍惜人命的心理,更有著對將來的規劃和設想。

平遼之後,如何能長治久安,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人口。只有人口數量上去了,各種經營開發的措施才能更快見效。

同樣,也只有漢人數量在遼東佔據絕對優勢,並保持尚武之風,才不會懼怕外敵,以及內部異族的反叛。

現在看起來,救助難民是賠本的買賣。但目光放遠,這些難民在遼東所創造的價值,卻是百倍千倍的回報。

當然,很少有人能看得那麼長遠。尤其是九死一生的難民,被東江鎮救助後,那就是感恩戴德。這對以後的管理,也是極有好處的。

第二天早晨,高嘉亮和妻女又在食堂見面。在熱炕上睡了一宿,包括他們在內的難民,在精神和氣色上都有了眼見的好轉。

臉上的愁苦少了,籠罩在心頭的傷悲和傍徨澹了。儘管離到達遼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心中卻已經安定了不少。

早飯依然是稠粥,對於餓得太久的人們,是對他們身體最好的保護,而且,還能吃飽,已經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幸福。

“小妮睡得很香,應該是好了。”妻子見面便告訴丈夫,讓他放心,“你看,是不是挺有精神頭兒的。”

高嘉亮露出了笑容,他看到女兒確實不象有病的樣子,正咧著小嘴,笑嘻嘻地東瞅西望。

“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就給咱們發乾糧,能離開這裡了。”高嘉亮盛好粥,端給妻女,把自己打聽到的訊息告訴她們。

妻子看著丈夫,等著他繼續說下去,小妮卻只顧埋頭吃粥。

在小孩子的心裡,呆在這兒挺好,不冷也餓不著。昨天晚上,可是她那麼長時間睡得最舒服、最香甜的一大覺。

高嘉亮一邊吃粥,一邊繼續說道:“不到三十里,就有另外的安置點。拿著號牌,就能在那裡吃飯住宿。”

“三十里嘛?”妻子略微想了一下,說道:“早上出發,一天怎麼也走到了。”

高嘉亮自然是沒問題,見妻子也沒有為難,便放下心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