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就打得建虜膽寒,使其喪失攻堅的戰意和信心。”郭大靖把目光投向北方,朗聲道:“按照計劃,重創來犯建虜後,明年開春,我軍將挺進復州,甚至是蓋州,奪取更多的土地,佔領更大的地盤。”
土地就意識著財富,是東江鎮發展壯大的源動力。這一點,在今年收復金州後,已經顯露無疑。
儘管秋收還要過上近一個月才會完全結束,具體的資料還有待統計。但只是土豆和黑麥的產量,已經能夠支撐現在東江鎮軍民大半年的食用。
再加上玉米和其它作物的收穫,東江鎮軍民已經有了一年的吃食。
也就是說,只是一個金州,藉助於高產早熟作物,已經達到了自力更生。
儘管這只是吃的方面,其它的器械物資還是無法擺脫對外的依賴。但這個巨大的進展,無疑使金州成為了東江鎮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保障。
東江鎮,或者說是毛文龍,當然不會滿足於此,還將大量收攏遼人,增加人口數量,提高軍事和生產的能力。
人多了,消耗也多,當然不是大半個金州能夠滿足的。繼續收復失土,向土地要收益,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同時,毛文龍等高層也應該看到。土地對於東江鎮軍民的激勵作用有多大,它的價值,更能使傷有養、死有恤得到貫徹實施。
民心和士氣是能夠看得到、感覺得到的,從精神面貌和言談舉止上,是死氣沉沉,還是生機勃勃,便能夠判斷出來。
這也就是毛文龍又派一個協趕來金州的主要原因,既是幫助秋收,又是增援,防備建虜來攻。
同時,皮島和雲從的條件所限,無論是農耕,還是樵採,駐紮兩個協的軍隊都顯得相當吃力。
所以,孔有德和李九成才說出到金州就食的話來。
對於沒有水師的建虜來說,皮島和雲從是他們無法進攻的所在,安全不用擔心。而在遼東發動攻勢,也是毛文龍短期內所沒有的計劃。
郭大靖對此也分析判斷得很清楚,為了加強金州駐軍的實力,以及明年有可能的大行動,他是想留住後協的。
而留住後協的一個理由,便是擴張地盤。更大的佔領區,自然需要更多的人馬駐守。
劉興治早就知道郭大靖當初收復金州時,有過把防線前推到石河驛和小黑山的計劃。
那才是囊括了整個金州,只是礙於兵力不足,要守住兩條進入金州的道路比較困難,才最後作罷。
除了兵力,劉興治覺得築城耗費太大,也是郭大靖取消計劃的一個原因。
在他的印象中,只有旅順堡那樣的稜堡,再配以大炮火槍,才是堅不可摧的,比山寨版的卑沙山城還要強上數倍。
顯然,在石河驛建起稜堡,或是在小黑山修築山城,都不是東江鎮的財力能夠勝任的。
而且,費時耗力,建虜未必會容忍東江鎮從容築城。
“將軍,築城的人力和資金解決了?”劉興治隨口問道:“末將以為,前推至欒古關,有舊城可以修繕,要省很多時間。”
郭大靖看著劉興治,眨巴著眼睛,才明白劉興治產生了思維誤區。這是以為要多佔地盤,就要築城防守。
笑著搖了搖頭,郭大靖解釋道:“我軍日後輕易不會築城,耗費太大。但會盡量依託舊破城寨,取其地勢較高的優點……”
熱兵器就要有熱兵器作戰的樣子,郭大靖的計劃是破舊城寨的地基作為根據,再輔以壕溝、拒馬鹿砦等野戰工事,所組成的防禦體系。
城寨多建於高處,哪怕只剩地基,也比較適合安放火炮。戰壕胸牆工事,則能為火槍兵提供良好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