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四百二十章 八千對三千的大混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章 八千對三千的大混戰 (1 / 4)

不管是什麼步兵方陣,由於持槍姿勢的限制,想要持槍同時射擊,最多也限於三排,剩餘士兵往往只能作為預備隊。

歷史上,古斯塔夫方陣中的火槍兵就經常依靠三排齊射,對敵人造成重大殺傷。

具體戰法是在敵人接近時,原本六排火槍兵迅速變陣為三排,三排不同的姿勢,端槍同時開火。

這種三排齊射的方法,顯然更能發揮出火槍手的全部火力。而且,彈如雨下,轟鳴如雷,也更能震懾敵人。

在東江軍的火槍兵方陣的研究中,郭大靖還是採取了較為保守的六排縱深。

儘管三排燧發火槍兵,在嚴格訓練後,基本上可以保持連綿不斷的火力攻勢(十八世紀的精銳普魯士步兵,甚至可以兩排保持持續火力)。

但六排有六排的好處,那就是可以發動三排齊射之後,還能夠再保持火力的連續性。

當然,六排也只是戰陣的基本型,根據戰場情況,也可以變為三排,拉長射擊線,就有些類似於線列步兵戰術了。

對於火槍步兵方陣,郭大靖的要求不高。

首先,在與建虜的對射中,能夠達到滿意的傷亡交換;其次,能夠短時間內抵擋住建虜騎兵的衝擊。

在盔甲齊全的狀態下,弓箭的殺傷力顯然不如火槍。甚至在冷兵器的傷害排行中,有“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槍”的說法。

除非命中要害,否則箭失的傷害確實有限。而東江軍的盔甲,經過了改進後,再增加了鐵面,對於弓箭有了較強的防護。

甲胃的改變主要是增強了胸腹和手臂的保護,後背則幾乎沒有。在總重幾乎不變的情況下,有重點防護,也不增加士兵的負擔。

勇往直前,寧肯面對敵人倒下,也絕不狼狽逃竄。這是郭大靖一直向軍隊灌輸的,甲胃的改進也使士兵更加崇尚這種理念。

正面敵人的箭失和進攻,或許還不會死亡,可把後背交給敵人,很可能會一箭穿心。

這樣的潛意識形成之後,對於提升戰力,還是有很大的作用。

三排齊射過後,後面的三排火槍兵迅速從前排戰友的間隔處前出,舉槍射擊。

箭失拋射出過來,一篷一篷;火槍轟鳴,一排一排。

建虜人仰馬翻,火槍兵也在不斷地付出傷亡,雙方的遠端交鋒並不是勢均力敵,火槍兵還要佔據著上風。

多阿羅昏頭脹腦地從地上爬起,他的戰馬被槍彈擊中,對於騎兵來說,他等於是喪失了戰鬥力。

兩騎建虜掠過他的身旁,伸手將他拉起。多阿羅借力翻身,與一個建虜同乘戰馬,向著遠處疾奔而去。

戰場上人馬雜沓,建虜在這次試探性的進攻中,傷亡了兩百多人,火槍兵也有上百人倒下。

火槍還在持續轟鳴,追打著橫掠過陣前,又疾馳而去的敵人。幾十枝重火槍的轟鳴更加驚人,遠去的建虜騎兵又倒下了一片。

瑚星阿皺緊了眉頭,對交戰的結果十分不滿。騎兵掠射顯然不佔優勢,下馬步戰似乎是個辦法。

不用擔心戰馬受傷倒斃的影響,還能使用長弓大箭,提高射程和威力,對敵人造成更大的殺傷。

但這也不是瑚星阿最希望的結果,拼消耗豈不是敵人正想要的?

而且,敵人的幾個步兵戰陣正在進行調整,縮短了其間的距離。這樣的話,進攻的部隊就要遭到交叉火力的打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