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吞併遼鎮之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吞併遼鎮之始 (2 / 4)

只要是能省錢,崇禎肯定高興。這位窮得快尿血的皇帝,卻沒有雷霆鐵腕,更沒有擔當,註定了要為錢發愁。

宗室、勳貴、文官、士紳、富商,最有錢的階層,卻交納著最低的賦稅,甚至是分文不交。

難道崇禎看不到大明的財富都被這些人佔有,不知道壓榨老百姓只能是官逼民反?

看到了,也知道得清楚,但崇禎無動於衷,恐怕就是對底層百姓的漠視,把他們的生命視如草芥的封建帝王思維。

崇禎做夢也不會想到,大明就是被這些成千上萬的草芥推翻。那些最富有的階層,非但沒有感恩圖報,反倒是立刻轉向了新王朝,連給他收屍的都沒有。

可惜,自己的力量有限,只能先專注於遼東,徹底消滅建虜之後,為更多的災民提供更大的安身之地。

要知道,土地才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即便是大災害之下,也不可能是年年顆粒無收。

大災害的艱難,以及朝廷不斷增加的賦稅,才是造成流民遍地的兩大主因。

如果只強調災害的影響,那孫傳庭是如何透過“清屯充餉”,獲得幾十萬銀子,幾十萬石米豆的。

減輕賦稅,再賑濟些米糧,讓老百姓有耕種的慾望,生活的信心,而不是棄地逃荒。

崇禎不可憫,卻是苦了成千上萬的百姓。郭大靖無聲地嘆了口氣,抬頭注視著疾馳而來的哨探。

…………………

山林密佈,卻有數千的人馬行進其中,逶迤如長龍。

馮西建停下腳步,立於山巔,舉起望遠鏡,瞭望著遠方。

特戰營三千人馬,從寬甸出發,已經沿著遼東邊牆,深入到距離鴉鶻關不足五十里的鹼場堡附近。

建虜在鴉鶻關駐有三千人馬,南面的一堵牆堡、鹼場堡、孤山堡、璦陽堡則只有少量兵力,負責預警。

但特戰營並沒有一個堡一個堡地打下來,而是採取秘密潛入的方式,偷偷地接近了鴉鶻關。

遼陽、本溪、松樹口、葦子谷、鴉鶻關、赫圖阿拉,這是一條從西到東的直線。

前哨防禦則主要是在本溪南面,戰線中部中突出的連山關,建虜力爭維持這一條戰線不受敵,以衛護遼陽的側翼安全。

而鴉鶻關作為防禦支撐點,直面寬甸地區,還起到了保護赫圖阿拉的作用。

郭大靖估算得清楚,如果摧毀赫圖阿拉後,再原路撤退,將會面臨不少困難,花費的時間也會很長。

可要是攻破鴉鶻關再南下,回到寬甸地區的話,就很快捷方便。特戰營潛近鴉鶻關,便是起到夾擊和接應的作用。

遼南、遼東,聯合的行動,從朝鮮借調的三千火槍兵入駐鳳城,與一千特戰營合兵,向連山關外圍的青臺峪堡、通遠堡、草河堡、酒馬吉堡進行襲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