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治沉吟了一下,笑著說道:“若是在冬季進攻,江河封凍,便要考慮另外的戰術打法了。”
冬季嘛?眾將紛紛思索著這種可能,那可是建虜鐵騎最擅長髮動作戰的季節,東江軍對此的訓練和準備,似乎還不足。
毛文龍微微頜首,說道:“反其道而行之,在冬季亦使建虜無逞兇之機。大靖倒是也有此設想,但還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和準備。”
“郭帥現在已經殺入建州了吧?”尚可喜向著東面看了看,笑著說道:“老巢被砸得稀巴爛,建虜卻也無能為力。”
孔有德連連點頭,說道:“建虜已經難以抽調出足夠的兵力,既便是更大的動員,湊出來的人馬,在戰力上也下降很多。”
在老奴和皇太極繼位初期,建虜總動員的話,也就是十六至六十的男人全部上陣,應該有十萬左右的兵力。
適齡的,機動作戰的人馬約在六萬左右。而經過征伐朝鮮、攻打旅順、南關,再加上遵化大戰,建虜在幾年的時間裡,已經損失了三萬多。
人口的自然增長,根本抵消不了戰爭的損耗。為了保持兵力,守住廣大的地盤,建虜不能不放寬年齡,不斷地進行補充。
所以,到現在為止,建虜看似還有五萬多人馬,但已經接近極限,再動員的話,也不會增加很多。
也就是說,東江軍在總兵力上已經壓過建虜,再加上需要守衛的地盤不大,在兵力調動上遠比建虜要更加從容。
從前景來看,東江軍能夠不斷擴充,與建虜兵力上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也是毛文龍和郭大靖等人能夠保持樂觀,並初定三年平遼的信心所在。
“每年發動兩至三次大規模作戰,爭取消滅它萬八千人,三年平遼就有七八成的把握。”
毛文龍輕搖了下馬鞭,帶著些許的笑意,說道:“本帥期待那一天,與你們舉杯慶賀,歡慶勝利。”
“勝利是肯定的,也許用不上三年。”
“只要糧草物資能供上,一年多次發動也不在話下。遼南、遼東,建虜的防守總會有漏洞。”
劉興治含笑附和,雖然信心十足,可卻不說大話。在他看來,郭帥的計劃正在逐漸變成現實,如無特別大的意外,自會如期完成。
只不過,郭大靖的一些想法他知道得比較多,看問題的思維也與眾將略有不同。
比如郭大靖將要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奪城佔地放到次要地位。從這個角度來看海州衛城,是否能夠佔領,也就不重要了。
要知道,攻克海州衛城,儘管是向遼沉又逼近了一步,可在地形地勢上,卻相當不利。
海城河阻礙,守衛海州衛城就相當於背水而戰,不僅是人馬支援,還是物資運輸,都平添了不少困難。
同樣,建虜要守海州衛城,也是看好其城池堅固,還有一條天然的寬闊的護城河——海城河。
既然你想守,那我就做出要奪的架勢。如果建虜主動放棄,是不是要派兵長期駐守,郭大靖和毛文龍還要好好考慮呢!
而此次的牽制作戰,大軍出動並不是來回地白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