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也不是不行,比如分薄戰功,比如在奏疏上美言幾句,表功的名單上加劉策的大名。
但郭大靖可不會白幫,戰功不是他個人的,是浴血奮戰的東江軍將士的。就是分出一些,也要換回相當的價值。
劉策無奈地苦笑了一聲,拱了拱手,說道:“本官現在面臨難關,雖然是袁崇煥所害,可也難逃朝廷降罪。是以,想請郭將軍幫助……”
拉你一把也不是不行,郭大靖面色平靜,聽著劉策的講述,覺得這其中確實有操作的空間。
有曹化淳和自己的奏疏,讓劉策在崇禎那裡有立功贖罪的印象,至少性命是能夠保住的。
而文官就算罷職歸家,也是士紳,能過得很滋潤。
聽完劉策的請求,郭大靖微皺起眉頭,想了一下,對劉策說道:“劉大人的苦衷,郭某十分同情。從個人方面,力所能及的幫助是肯定沒問題。只不過……”
劉策心中騰起希望,趕忙說道:“郭將軍有什麼難處,儘管說。本官如能辦到,絕不推辭。”
郭大靖苦笑了一下,說道:“郭某雖是統率,可回去後還要向毛帥彙報,很多將領也是如此。送給劉大人三五百顆人頭,某倒能做主,可就怕回去後沒法交代。”
劉策點了點頭,顯出很能理解的樣子,說道:“朝廷的賞功銀是每顆東虜首級五十兩,本官自然不會這麼算,可也囊中羞澀,加不了太多。”
停頓了一下,劉策壓低了聲音,對郭大靖說道:“本官聽說東江軍缺乏戰馬,此次率兩千多騎兵到遵化,可拿出一千五百匹,送給東江軍。”
郭大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顯出頗為意動的神情。
劉策心中浮起希望,說道:“另外,本官個人再捐助軍費一萬兩。”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劉大人既如此慷慨相助,郭某就好做了。”說著,他想了想,向著劉策伸出了四根手指。
劉策的眼睛亮了,四百首級,已經超乎他的預料。按照他手下軍隊的實力,還比較可信,多了那誰都能看出是假。
“另外——”郭大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在劉策有些忐忑的目光中,說道:“從秦皇島登陸,我軍急進至遵化,所消耗的糧食,都是沿途打了欠條徵用,還請劉大人幫著歸還原主。”
劉策放下心來,正色道:“東江軍打欠條徵用,也是事急從權,不算違反軍紀。本官替有功將士們歸還,責無旁貸。”
“多謝劉大人。”郭大靖拱手致謝,說道:“回師的糧食消耗,就不必徵用,可從繳獲中調取。還有那些傷兵,也可用繳獲的牲畜拉車載運。”
“正該如此。”劉策一點也不猶豫,說道:“浴血奮戰的將士,豈能苛待?但有所需,郭將軍儘可從繳獲中調取。”
郭大靖把這最後一個有可能產生麻煩的事情解決,心情也是甚好,湊近了一些,說道:“既如此,郭某現在就改寫奏疏,把劉大人率部在石門截殺敗逃建虜的戰功列上。”
“多謝郭將軍。”劉策精神振奮起來,這個理由好啊,一場血戰,損失了一千多匹戰馬,全都能交代過去了。
至於什麼歸還徵用,以及東江軍從繳獲中再拿走部分糧食和牲畜,也根本算不上什麼,他自有辦法來填這個窟窿。
郭大靖把人頭賣了個不錯的價錢,也交好了劉策,省得有文官彈劾東江軍掠奪民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