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微微一笑,也不說得太多。反正只管拿出銀子,讓周慶馬民去抓緊佈置。
眼線布得多,不光是這次有用,從長遠考慮,也將成為東江鎮的耳目和喉舌。
“建奴若真繞道入關,會不會只留少量人馬看家,盡乎是傾巢而出呢?”在接下來的閒聊中,周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顯然,從表情上看,這個疑問藏在眾人心裡很久了。
滿打滿算,東江軍跨海奔襲的兵力也不超過三萬,若建虜兵力雄厚,異地作戰的危險性很大。
郭大靖其實也不敢十分確定,只是依據歷史來做出的分析判斷。
整理了一下思路,郭大靖微笑著緩緩說道:“不排除這種可能,但依皇太極的性子,以及後金高層的想法,傾巢而出的可能性很小。”
“甚至於,繞道入關也會遇到很大的阻力,皇太極想要得到支援,並將計劃付諸實施,也不容易。”
“而且,建虜屢遭重創,就算能夠透過動員再擴充兵力,既要守衛廣大的佔領區,又要防備我軍偷家,繞道入關的人馬又能有多少呢?”
其實,郭大靖這一陣子沒少透過自己記憶中的資料,不斷地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也愈發地清晰準確。
在他看來,歷史上皇太極第一次繞道入關,建奴加上蒙古兵,也就在三萬左右。甚至於,還會更少一些。
“繞道入關畢竟是一個試探性的軍事行動,皇太極不敢孤注一擲,後金高層也不會允許他這麼做。”
“其實,可以參考皇太極征伐虎墩兔所出動的兵力,兩黃旗加兩白旗,另有蒙古兵萬餘。但經過幾次挫敗,八旗都有不小的損失,恐怕抽調不出這麼多的兵力。”
阿敏的鑲藍旗在徵朝作戰中損失很大,兩紅旗則在旅順堡、南關兩次戰役中傷亡不小。
兩黃旗和兩白旗的兵力,經過南關作戰,也有一定的損耗。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原來的實力。
周慶和馬民認真地聽著,不斷頜首贊同。對於建奴的情況,他們作諜報工作的都比較瞭解,能分辨出哪裡的分析有誤。
“這麼說來,建奴能湊出三萬左右的人馬,差不多已經是極限。”周慶趁著郭大靖端杯喝水的空當,開口說道:“咱們東江軍穩踞遼南,他們也不敢棄家不顧。”
馬民點頭贊同,神情都充滿了驕傲,對東江軍的實力,有著更強的自信。
郭大靖呵呵笑著,說道:“如果建奴敢傾巢出動,東江軍出擊遼瀋,比跨海遠襲更加便利。”
儘管這不是最好的結果,但要真是這種情況,郭大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砸爛建虜的老巢。
正如周慶所說,佔據整個金州的東江軍,已經對建虜的中心統治區,也就是遼瀋,已經形成了建虜不得不重視的威脅。
這可不是小規模的襲擾,造成建虜能夠承受的損失。遼瀋若有失,建虜在京畿的抄掠再有收穫,統治基礎被毀壞,也是得不償失。
況且,這不同於跨海遠征,要作充分的準備。東江軍大部分兵力就在金州,糧草物資也盡集於此,發動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