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六十七章 大戰之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七章 大戰之前 (2 / 3)

“不必了。”李維鸞擺手道:“救兵如救火,崔大人只有三百精兵,阻擊建虜相當困難。某這就率軍出發,前往白馬山。”

如果只是踞守龍骨山城,迴旋餘地太小。把戰線撐大,不僅是在白馬山城,其它沿途險要之地,也有部隊防守阻擊。

以節節抗擊的方式抵擋建虜,既挫其銳氣,又消耗其人員和物資。待到龍骨山城下,儘量使其呈疲敝之態。

憑建虜的兵力,想要保證糧道暢通,十分困難。這樣一來,攻打龍骨山城的時間也就難以長期。

鄭鳳壽送走了李維鸞所部,和張攀等將領繼續加強城防,督促軍民趕製木炮、地雷。

有了東江軍送來的糧草物資,堅守挫敵的信心再度增強。而城中的老弱婦孺也盡行遷出,疏散到偏遠地方。

藤野正又挑選了百多士兵,多少都有點擺弄火槍的經驗,裝備上東江軍送來的火槍,加緊訓練。

攻城建虜身著重甲,弓箭的殺傷力就顯得很差,除非射中面門等防護較弱的部位。

火槍的優勢在守城中就顯現出來,關鍵是距離近,殺傷力就比弓箭要強得多了。

……………….

作為龍骨山城的屏障,白馬山城依託白馬山修築,為高麗初期所建。雖然已破敗,但也有易守難攻的特點。

李維鸞率部急行,很快就趕到了白馬山城,與崔孝一所率的三百義兵會合。

崔孝一喜不自勝,帶著李維鸞簡單參觀了一下,指點著他的防禦佈署。

三百人,不可能擋住建虜,也只是阻擋一下,拖延時間,挫傷建虜的洶洶來勢罷了。

“此城雖破敗,卻也險要。”李維鸞對崔孝一的佈署很是贊同,但他的人馬加入,這阻擊卻又不一樣,“城雖小,卻更利防禦。某的意思是分兩次用兵,多殺傷攻城建虜。”

簡單地說,就是隱藏實力,讓建虜出現判斷錯誤,不斷地死傷在進攻中。當然,白馬山城的攻擊面狹窄,敵人兵力無法展開,也有利於己軍少量人馬阻擊。

白馬山城周長四公里,城牆高六米,如果只守一面的話,四五百人應該足夠。

李維鸞和崔孝一商議一番後,決定以八百人分兩批防禦作戰,其餘士兵分別埋伏於東西兩側的支脈山脊,以及主峰的北城。

如果建虜想爬山從側面攻打東西城牆,就居高臨下,給予其沉重打擊。

崔孝一和李維鸞佈置妥當,坐下來閒聊,崔孝一又說起了郭大靖,“郭百戶昨日從此城經過,某留其休息,與他攀談片刻,受益匪淺。”

“怪不得我在龍骨山城未見到他。”李維鸞笑了笑,說道:“郭百戶的奇思妙想,確實很令人欽佩。地雷、木炮,皆是實用之物,且正適合我東江軍與義兵。”

崔孝一點著頭,說道:“建虜雖悍勇,卻也有其弱點所在。郭百戶,就很擅長避實擊虛,掐住其短,揚己所長。”

“比如——”崔孝一從桌下取出一張弩,遞給李維鸞,說道:“這張弩是郭百戶用短弓所改制的,對三十步以內的敵人,殺傷力不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