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粗魯之人,直言不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粗魯之人,直言不諱 (2 / 4)

“兩年來, 東江鎮將士克服萬難, 浴血奮戰,斬首已不下萬級。試問關寧軍有何戰功,只是龜縮城中,守住城池而已。朝廷厚此薄彼、賞罰不公,豈不有悖萬歲聖旨中‘明法敕罰’之金語?”

郭大靖愈發挺直了身體,朗聲說道:“方公公身為監軍太監,自有下情上達之責任。末將之語,雖不代表東江鎮全體軍民,可也不是胡編亂造,皆是肺腑之言。”

微微躬身,郭大靖拱了拱手,懇切地說道:“請方公公上奏萬歲,體念東江鎮僻處海外之困難,軍民協力抗虜之忠心,勿為奸臣矇蔽,寒東江軍民之心。”

方正化垂下眼簾,半晌無言。

縱是知道東江鎮將士對朝廷斷絕糧餉、減半發放頗有怨言,但敢明白地當面說出來的,郭大靖應是第一個。

關鍵是,郭大靖說得都是事實,令人無法辯駁。

況且,郭大靖說得還是有分寸,儘管有批評崇禎的意思,卻還比較隱晦,最後更以奸臣給皇帝打了個掩護。

所以,即便是在朝堂上,皇帝對此也不好亂加罪名。大不敬,目無君上,這些虛妄的罪名,在金州更不好扣到郭大靖頭上。

廳內鴉雀無聲,眾人都不知說什麼好。只有郭大靖端起茶碗,不緊不慢地喝著茶水。

甚至於,在目光與劉興祚和劉奇士交會的時候,還調皮地眨了下眼睛。

劉興祚垂下頭,暗中翻了下眼睛,也猜出了郭大靖如此做的原因。

可在他看來,如此不客氣地指出朝廷的苛待和不公,還有影射皇帝的意思,還是大大不妥。

這些事情,難道不應該是毛文龍或陳繼盛向方正化反映,或是上奏朝廷的。

“萬歲初登大寶時,國庫已是空虛,皆是魏黨禍亂朝政所致。”方正化終於緩緩開口說道:“剷除魏黨,足見萬歲聖明燭照。但積弊已深,非短期能夠改變,糧餉斷絕,亦不是隻有東江鎮。”

郭大靖抬頭看著方正化,靜靜地聽他解釋。

“財政稍有緩和,萬歲便給東江鎮發放糧餉,你們要感激萬歲的苦心籌措,體念朝廷難處。”

方正化沒有說東江鎮和關寧軍的區別對待,人家朝中有人唄!就這一點,連他也覺得朝廷做得不夠好。

郭大靖淡淡一笑,放下茶碗,拱手道:“末將是個粗魯武人,有話就說,不憋在心裡,有失禮之處,還望方公公見諒。”

緊接著,郭大靖面色一肅,沉聲道:“國有錚臣不亡國,家有倔兒不敗家。末將寧願做剖心比干,也不做巧顏令色、讒言欺君的小人。”

方正化的目光盯在郭大靖的臉上,郭大靖的言語,郭大靖的慷慨神情,都給他很大的震撼。

就你,還剖心的比干呢,平常可沒見你這麼慷慨大義,對朝廷和皇帝有什麼敬意,倒是沒少罵。

劉興祚抬了下目光,又低下頭去。

“郭將軍真大丈夫也!”方正化發出了感慨,連連頜首,讚賞道:“雜家欽佩備至。”

方正化產生了一點小誤解,以為郭大靖在先抑後揚,隱晦地向皇帝表忠心。比干嘛,是錚臣,可也更是忠臣。

接下來,郭大靖把話題轉到了軍事上,給方正化,也給崇禎畫大餅。既然崇禎那麼容易被忽悠,說不定他也能騙點什麼呢!

“平遼滅虜,只需數年,郭將軍竟有如此信心?”方正化瞪大了眼睛,對郭大靖的豪言壯語,頗感震驚。

郭大靖確實有這個信心,當然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朝廷的大力支援。甚至就是發放正常的糧餉,郭大靖也能達到目的,時間自然要長一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