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家園,新感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家園,新感覺 (1 / 4)

不能說擔心建虜來進攻,就要構築象遼東長城那樣的防線,把光復的地區徹底隔開,就象南關防線一樣。

郭大靖也瞭解並掌握了古代作戰的基本常識,那就是輕易不會繞城而過,置後勤補給線於不顧。

後世在網上便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城池有高大的城牆守護,易守難攻,那麼為何非要去攻?繞路走難道不好嗎?還是說古人都是愚不可及?

繞過城池的弊端前面已經有過述說,儘管也有些繞襲成功的戰例,但條件很苛刻,侷限性也大,有頭腦的將領輕易不會使用。

所以,劉奇士所說的向前推進防禦據點,佔領更大地盤的計劃,很正常,也是將來的作戰方式。

也正如他所說的,兵力不足是目前不能再推進防線的主要侷限。

金州駐軍一共才兩協,就算擴編完成,也不過是兩萬四千人馬。要守住兩條線,勢必會分兵,兵力就顯得更少。

以一萬多人抵擋建虜的大軍進攻,顯然是有困難的。而一旦失敗,佔多少地盤也是爭用,安置多少軍民,也難逃被屠戮的命運。

“不要著急,慢慢來嘛!”郭大靖微笑著安慰道:“現在的地盤,安置十數萬軍民綽綽有餘,又何必貪多而陷入危險境地呢!明年,等明年再繼續擴張不遲。”

這確實是郭大靖不想擴張太大的主要原因,以最穩、最保險的方式佔領陸上的基地,先解決最關鍵的糧食問題。

按照正常的土豆、玉米、黑麥的產量,今年豐收的話,明年的糧食都不用發愁了。

有了足夠的糧食,東江軍就具備了繼續擴編軍隊的條件,並能大量接收逃出來的剃頭遼人。

而明年,正是建虜鬧大饑荒的時候,剃頭遼人的大量逃難,基本上可以確定。

總而言之,明年不管建虜是否抄掠京畿地區,都是東江鎮穩固根基後,迎來大發展的時期。

這也就是郭大靖老把“明年”掛在嘴上的原因所在,儘管很多人都有所猜測,但他們想不到建虜可能會傾巢出動、抄掠京畿,想不到建虜會鬧大饑荒。

劉奇士已經習以為常,對“明年”這個詞不再敏感,也不陪郭大靖巡視了,讓人領著去泡溫泉。

作戰多年,身上的傷病是肯定有的。他聽說這個溫泉很有療效,被稱為“神水”,不由得心中急切。

泡溫泉肯定有保健作用,熱水燙腳還對身體有好處呢!

郭大靖也沒阻止,繼續由王前引領著,巡視各處營地和防禦設施,並關心地詢問王前家裡的情況。

“雖然沒回家看過,可聽探親休假回來計程車兵說,廣鹿村搞得很好,房子又大,地也多。”王前很是滿足地回答道:“末將家裡便分了三十畝,種的黑麥和土豆,按照去年的產量,足夠兩年吃了。”

為了讓老百姓好認,新村的名字多數都提示著村民從哪而來。比如長山村、鹿村、皮島村、雲從村等等。

“抽空兒回家看看,輪流休假,就是讓大家放心。”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看來,通訊的工作要加快了。”

通郵通訊,這雖然是計劃中的工作,但金州初建的工作繁多,只能先揀重要的,象春耕、建房等等。

郭大靖覺得可以先把軍人和親屬的通訊建立起來,部隊的編制番號已經確定,所住村屯也固定下來,基本上具備了通訊條件。

當然,在初期肯定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通訊速度也不敢保證。但這不重要,古代的遠途通訊一般是託人,個把月或是幾個月收到,也不奇怪。

而且,通訊建立起來,對軍人和百姓的學習識字,也是一種鼓舞。

郭大靖便在閒聊中,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徵求下王前等將士們的意見。

“這是大好事啊!”王前眼睛一亮,首先贊同道:“能瞭解到家中的情況,士兵們肯定會放心,不用老是惦記。”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對於軍屬的優待政策,肯定有些地方執行得不到位。能與家裡通訊,士兵們若有不滿意的地方,可向上反映,得到解決。”

“大人說得極是。”一個小軍官躬身說道:“儘管對軍屬的優待政策已經很好,可也確實有不完善的地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