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已經來到了旅順堡。看到城牆、壕溝都蓋起了遮雨棚,郭大靖連連稱讚。
“炮臺也修築好了,就等那二十門紅夷大炮運來了。”尚可義不無期待地說道:“比寧遠還要多,那旅順堡才真是固若金湯。”
郭大靖笑著說道:“那火炮比寧遠的要輕,威力也要弱一些。但要使用得當,絕對能給建虜以沉重的打擊。咱們上城牆看看,我帶來了炮兵,讓他們再仔細勘測一下炮位。”
“對於操炮,我等都是外行。”李維鸞進到堡內,翻身下馬後伸手相請,“炮位也是照圖構築,肯定有需要調整改動的地方。”
圖紙是郭大靖與葡人桑托斯共同商議畫出的,按照李維鸞的判斷,以及旅順堡的地理位置,炮位集中於旅順堡北面和西面。
依據地形地勢,那裡最有可能是建虜的主攻方向。儘管火炮也配上了炮車,能夠在城牆上移動,但到底還是有些不便。
郭大靖和李維鸞等將領登上城牆,桑托斯帶著二十多炮兵骨幹跟在後面,上城之後便開始巡視炮位,勘測射角和射程。
西夷原裝的望遠鏡給了桑托斯,郭大靖現在只拿著仿製的,並把另兩架笑著遞給了李維鸞和尚可義,“西夷的望遠鏡,看遠處的景物更加清晰。”
李維鸞和尚可義接過來,學著郭大靖的樣子拉動鏡筒。當遠方的景物清晰入目,兩人也不由得發出驚咦之聲。
好半晌,李維鸞才放下望遠鏡,讚歎道:“跟著郭將軍,某家是學會了太多東西,眼界也開闊了很多。沒想到世上竟有如何奇物,實在是指揮打仗、偵察刺探的利器。”
郭大靖微笑頜首,說道:“確實是好東西,可惜太過昂貴。”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幸好已經能夠仿製,雖然速度不快,但到明年大戰的時候,某爭取給軍中都司或守備以上的軍官都配備上。”
“那這個——”李維鸞甚是期待地晃了晃手中的望遠鏡,露出的神情就象是小孩子得到了愛不釋手的玩具。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這兩架自然是送給李將軍和尚將軍的。”
尚可義放下望遠鏡,向著郭大靖拱手致謝,笑道:“郭將軍提供的幫助太多,光是道謝,某家都覺得甚是慚愧。”
郭大靖擺了擺手,說道:“都是東江軍袍澤,不必說兩家話。俗話說:獨木不成林。光是某一部隊的裝備和戰力提升,也成不了事。”
李維鸞用力點頭,深以為然,說道:“郭將軍說得極是。”
幾人在城牆上邊瞭望邊商談,對於旅順堡防禦,乃至收復金州的作戰計劃,也越來越明晰。
“在島上,連石頭都缺。”郭大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說道:“到目前為止,石制炮彈打造了三百餘顆,戰前能達到一千的話,是最好的。”
“所以,年後郭某準備動員部分百姓,來旅順堡,就地取材,進行打造。”
李維鸞微微頜首,說道:“旅順堡這邊也能發動士兵,現在就可以開工製造。”
“那是最好。”郭大靖笑著說道:“此次運來幾門火炮,一些炮彈,便是為此而準備。”
鐵料不足,難以打造太多的炮彈,石彈稍差一些,但使用效果的差距並不明顯。
尚可義伸手指了指城牆上堆放的泥彈,說道:“泥制炮彈足有上千顆,使用郭將軍送來的火油做過試驗,效果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