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把糧食放下,簡單掃了掃炕上、灶上的灰塵,他又轉身出去接兒子。
“你回來啦!”親戚見到韓仲登門,顯得特別熱情,拉進屋倒了熱水,寒喧著,也說到了韓山童。
“這小子老往那邊跑?”韓仲有些納悶,那邊都是新來的,並沒有什麼熟悉的鄉親。
鄰居也很無奈,說道:“也不知道和誰要好,這幾天好象把自己的餅子省下來給人家吃呢!”
韓仲無奈地搖頭,說道:“糧食可夠吃,若是缺了,可要告訴我,多少能幫襯一下。”
“夠吃,夠吃。”鄰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這還是沾了你的光,全家都能吃飽飯。”
“是給你們添麻煩了。”韓仲起身說道:“那我先回去,把火點著,把炕燒熱。山童回來,就讓他家去。”
鄰居滿口答應著,把韓仲送出去,又非讓他抱了一捆柴禾、拿了個蘿蔔回家。
韓仲回到家,先挑了兩桶水,才生著了火,刷洗鍋碗,下米做飯。
除了糧食,韓仲等人還分到了二斤醃肉,作為假期休整的改善補養。
韓仲把肉切了一半,還有蘿蔔,都放到米里一起煮,這樣連菜都省了。
當時老百姓家的飯菜都是如此簡單,炒菜是很少很少的。要麼是這樣的連菜帶飯,要麼就是餅子就菜粥,或者就是鹹菜餅子和湯。
別說炒菜了,就是湯裡有點油星,那也是很難得的。
但老百姓對這樣的飯菜卻很滿足,能填飽肚子,甚至是半飢半飽,也是他們以前所難以達到的奢望。
“爹——”韓山童撞開門跑進屋,大聲叫著撲了過來。
韓仲哈哈笑著,用力撫著兒子的頭,“好小子,讓爹看看,又長個子了沒有!”
韓山童趕忙站直挺胸,說道:“爹,你看。再過幾年,我也能去當兵掙糧了。”
韓仲眼見兒子到了自己胸口,心中既欣慰,又有些酸楚。可惜,妻子看不到兒子已成了半個小夥。
“爹,你做的什麼好飯,有肉香味。”韓山童顯擺完,又被鍋中傳出來的香味吸引,伸手便要去掀鍋蓋。
韓仲伸手開啟,笑罵道:“看你那黑爪子,去,洗乾淨再來。”
韓山童嘿嘿笑著,乖乖地跑去洗手洗臉。
“又上哪瘋去了?”韓仲看著兒子髒兮兮的樣子,說道:“要好好讀書,別太貪玩兒。不知道布很珍貴嘛,衣服造壞了可沒有換的。”
韓山童趕忙說道:“我去幫人家幹活兒,打了一捆柴禾,才沾身上灰的。”
“你幫別人幹活兒,就不知道往家裡弄點。”韓仲瞪了兒子一眼,說道:“這做飯的柴禾,還是從你李叔家裡拿的。”
韓山童擦著臉上的水珠,痛快地說道:“我明天就去給家裡打柴。”
韓仲搖了搖頭,也不想過多斥責,往灶裡添著柴,煮著飯。
韓山童別看象個野小子,可和父親相依為命,也學會了很多家務,眼裡有活兒。他跑去屋裡,把毛皮和褥子鋪好,睡覺的時候被窩可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