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早在龍骨山城時就已經開始佈置的,車忠亮、車禮亮就是他的內應,提前趕到平壤,加入到朝鮮剃頭人之中。
作為朝奸姜弘立的親信,車氏兄弟的潛伏沒有什麼困難。而暗中跟隨車隊兩天後,郭大靖發出訊號,終於與他們取得了聯絡,併成為了剃頭人中的一員。
建虜人馬,運輸車隊;建虜人馬,運輸車隊……這就是建虜攜帶錢財物資撤退的行軍順序。
而這樣的佈置,與郭大靖預想的相同。建虜人馬有建制,把運輸車輛分散開來,由所屬的甲喇分別保護,正是最合理且保險的辦法。
如果大車小輛全集中在一起,綿延數里或十數里,遭到襲擊就不好保護。反正財物已經分給了甲喇(五牛錄為一甲喇),就自己保護好帶回家。
這樣的安排對於郭大靖來說,說不上是好還是壞。但他也不貪心,只要能得手一批就滿足了。
不用太多,夠他買五六百枝重火繩槍就成。當然,越多越好,就緊著一批猛偷,爭取毛都不給建虜留下。
陰雲或濃或淡,密佈於天空,遮住了月亮和星星。
雖然郭大靖並沒有把天氣算在成功與否的因素之中,但這樣的環境,無疑增加了成功的機率。
在地上匍匐前進,郭大靖又接近了一輛板車,悄然起身,搬起了車的一個箱子。
顯然,建虜已經分贓完畢,箱子中的財物已經各有所歸,封條上都有著標記。
箱子在郭大靖手中驀然消失,他又搬起下一個,一氣把車上的幾個箱子都挪進了空間。
躲進車下的陰影中,郭大靖的意識沉入空間,開始處理這幾個箱子。
空間內,金銀財物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堆,都是郭大靖今夜的收穫。
而在另一個角落中,躺著幾具建虜的屍體。這都是潛入過程中被郭大靖幹掉的。把屍體藏進空間,相當於毀屍滅跡,讓建虜不能提前發現異樣。
在自己的空間內,郭大靖可以隨心所欲。揭開封條,開啟鎖,把箱內的金銀財物倒出來,裝進幾塊準備好的石頭,又把箱蓋合好,鎖好,封條再貼上。
這已經是郭大靖費盡腦筋所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並做好了能想到的所有的準備,比如石頭,都是為自己的逃離爭取時間。
不必做到天衣無縫,建虜也不可能每天都開箱檢驗。在軍營內,有人值夜巡守,誰會想到箱中的金銀財物會不翼而飛呢?
開始還有些生疏,可操作卻越來越熟練。郭大靖處理完這幾個箱子,又回到現實,把箱子放進了板車,又向下一輛悄然爬去。
郭大靖沒有時間細數弄到了多少財物,他完全沉浸在收起、掉包、放出的操作中。
一輛接一輛,他幹得忘記了疲累,看著堆得越來越高的金銀財物,他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
可惜的是這個甲喇,一千好幾百的建虜,全是阿敏的鑲藍旗嫡系。如果安然回到遼東,每人至少能分到價值二三百兩的財物,現在卻差不多卻將是一無所有。
大爺,就不能給我留點嘛?如果甲喇額真羅卜多事後發現劫掠所得已經被偷得乾淨,肯定會出這樣的哀嚎。
把財物由車輛載回,這是任何有正常思維的將領都會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