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關鍵是時間。
郭大靖想要抓住機會,就不能有太大的誤差。明年,後年,都有大機遇和大挑戰,就看他能不能準備好了。
……………….
帆檣已經消失於視線之外,毛文龍才率領眾將返回軍營。
命令已經下達,各島駐軍將剋期趕到旅順集結,在遼南展開牽制行動。
毛文龍還要在廣鹿島呆上一天,正想好好考察一下島上的經營情況,對郭大靖的能力做出準確的評價。
在劉興祚的陪同下,毛文龍去了工坊,瞭解生產製造情況;又去了曬鹽場、養殖場。回到軍營,聽取了劉興祚的彙報。
其實,毛文龍對這些並不是太過在意。東江開鎮這些年,各島上都是已經成形的經營模式。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影響不大。
即便如此,與其它島嶼相比,毛文龍還是看出了不少的改變,對短時間內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
“大靖和你幹得不錯。”毛文龍對劉興祚的態度明顯有所轉變,捋著鬍鬚微笑稱讚,“恢復的速度,要快於其他部隊。特別是這挑拔分化的策略,能持之以恆,更值得稱道。”
造謠能搞成升級,還是連載型的,毛文龍對此最為讚賞,這也是他對劉興祚大為改觀的主要原因。
從援朝作戰時開始,一直到現在,造謠能這般堅持,可見郭大靖和劉興祚的認真和執著。
“謝大帥誇讚。”劉興祚拱手致謝,說道:“老奴的子侄中,以皇太極最為精明狡滑。挑拔其他奴酋,挫敗皇太極獨掌大權的圖謀,絕對有利於我軍,有利於遼東戰事。”
毛文龍點了點頭,說道:“本帥已將此情報上奏朝廷,鎮撫司和東廠若能行動起來,也省了咱們的力氣。”
汗王和皇帝對於明廷來說,絕對是一道巨大的分野,會有天差地別的兩種態度。
蒙古諸部也有汗,虎墩兔是林丹汗,還有俺答汗等等。建虜的汗王,對於明廷來說,也不過是相當於一個異族部落。
但要稱帝,就意味著後金是一個國家,在政治地位上能與大明分庭抗禮,相當於平等的關係。
這對於自視天朝上國、重視尊卑正統的大明來說,是絕不可能接受的。歷史上,大明與後金也有過幾次議和,頭一條就是要皇太極去尊號。
而建虜雖然佔據了遼東,並數次擊敗明軍。但大明從上到下,卻始終沒有正視這個兇惡的敵人,只把建虜視為叛賊,暫時的得勢而已。
東虜、建虜這樣的篾稱,就清楚地表明瞭大明的態度。
所以,毛文龍預計朝廷會震驚,會震怒,鎮撫司和東廠會有所行動,對於建虜的打擊和壓力也會加強。
東江鎮的表現也向朝廷證明,能夠對建虜造成殺傷。相比於遼西的堡壘龜縮,更加具有扶持的價值。
而這才是毛文龍的目的,為東江鎮爭取更多的糧餉和資源。此消彼長,關寧軍和東江鎮其實就是這種競爭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