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識字能曉天下事,開闊眼界。”郭大靖說完又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不說這虛的大的,只說有了知識便能靈醒,什麼事情一教就會,難道不夠嗎?”
“這個——”林天生拱了拱手,說道:“郭將軍的想法確實與眾不同,但這個道理還是對的,識文斷字與粗鄙不文確實大有不同。”
郭大靖呵呵一笑,知道林天生是隨意附和,卻也並不在意。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老百姓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抽出半個時辰讀書識字並不難。
而軍隊中的將士們能夠識字算數,暫時可能還看不到多大的效果。但越往後,知識就是力量就越能體現出來。
比如說炮兵,有文化的和沒文化的學起來、用起來,肯定截然不同。至少,在命令傳達和理解上,效率和速度也會不一樣。
現在東江軍雖然裝備簡陋,難道就總是這樣?新武器是肯定要有的,比如紅夷大炮,一炮下去就是一條血衚衕,可厲害啦!
還有郭大靖要自己製造的一些武器裝備,以及很多賺錢的東西,要是對文化人,他只需要介紹個大概就行,多省勁兒。
沒錯,郭大靖確實要搞些賺錢的東西。
指望朝廷是夠嗆,小冰河期的大災害已經來臨,崇禎窮得都穿補丁衣服。練餉、剿餉加得義軍蜂起都夠不得了,哪還有太多錢糧來補貼東江?
而象毛文龍,或是沈世魁那樣,只靠著遼東特產的人參毛皮等特產,也不可能使東江軍民吃飽肚皮。
當然,這些都是在計劃當中。而確定與林家商貿的長期穩定,就是最基本的條件。
儘管皮島有多家東南商賈,但再嘗試的話,至少又要耽擱一年。
所以,郭大靖才要表現出足夠的誠意,爭取今年就能確定下來,並得到糧食和火槍。
酒飯過後,郭大靖留林天生等人歇息一夜,明天再開船啟行,他則回了軍營休息。
第二天,郭大靖又招待了林天生一行,才送他們上船,揮手告別,望著船帆越來越遠,消失在視線之外。
“林家商船是走慣了這條海路的,不用擔心。”轉過身,郭大靖對著流淚惜別老爹的藤野英安慰道:“實在是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才麻煩藤野先生走這一遭的。”
藤野英微微側身,用絹帕擦去了眼淚,略有些更咽地說道:“沒怪你的意思,我爹他願意出海,多少年了,也想見見外面的世界。”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這是一件大事,關係到廣鹿島的發展,關係到郭某能否再立大功。嗯,現在事情辦完,某要率兵登陸,在望海堝建立據點。”
藤野英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跟你去吧!”
“你還是留在島上。”郭大靖說道:“建虜正在攻打錦州,沿海也早棄守,此行並無風險。”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我派人去鹿島接李秀等人,你要是覺得方便,在島上幫我接待安置一下。”
“沒什麼不方便的。”藤野英很痛快地答應下來,“就怕郭夫人嫌我設計的房屋不夠好。”
“她是個老實人,不會挑毛病,也不會欺負人的。”郭大靖瞅了藤野英一眼,說道:“我只怕她被別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