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 獻俘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一章 獻俘禮 (1 / 4)

顯然,杜度反對阿敏在朝鮮自立,稟承皇太極的意志,盡到了他的責任,監督阿敏。

同樣,阿敏藉機把他打發到安州掃靖後方,現在又令他充任回師的前鋒,也是藉機報復。

杜度思來想去,認為還是要向宣川浦口進軍,爭取與阿濟格所部會師,打通道路,返回遼東。

對於儲存實力,杜度沒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的鑲白旗已經被皇太極奪走,交給了長子,並改旗色為鑲黃旗。

而且,杜度還是個比較顧大局的,對於後金的發展更加看重。

儘管決定繼續進兵,但杜度也採取了最為謹慎的作法。他派人去催促主力加快行進速度,並掐算著時間,要儘量保持與主力只有一天路程。

這樣的話,即便遭遇強敵,他只要堅持一天,主力就能趕到。

思慮已定,杜度便開始派人佈置,並派出哨探前往浦口、宣川進行偵察刺探。

在不知不覺中,因為兩個貝勒的陣亡,因為東江軍的連戰連勝,建虜開始謹慎小心,開始重新評估對手的實力和戰力。

對於建虜的應對,郭大靖等人有些預計和揣測。畢竟建虜不是傻子,屢次吃虧後豈能還不作改變?

但改變也就是行軍打仗小心一些,偵察刺探嚴密一些,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罷了。

你變你的,我打我的。對於地雷、木炮、拋石機的運用,對於地形地勢的熟悉瞭解,建虜想避開所有襲擾,顯然是不可能的。

堵塞道路、燒燬橋樑、伏擊截殺就算不能多殺傷建虜,遲滯拖延也將使建虜疲憊不堪。

不僅僅是東江軍要盡力作戰,就是朝鮮義兵也有著戰鬥的慾望。

國仇家恨是一方面,如果這次不給建虜以沉重打擊,給他們留下深刻的教訓,下次這幫強盜還會再來劫掠。

不能改變戰爭的結果,卻要讓侵略者感到痛,衡量攻朝的代價。

東江軍已經給了建虜極大的震動和殺傷,但畢竟是外人,總能全力以赴地援助朝鮮嗎?

所以,應鄭鳳壽和崔孝一的請求,留下截擊襲擾建虜的東江軍部隊,也換上了朝鮮義兵的旗號。甚至是服裝,也更換了不少。

東江軍取得的戰績已經足夠交差了,毛文龍也不準備馬上把攻克宣川、浦口,以及郭大靖所部殲滅宣川運糧之敵的首級上繳。

等到援朝大戰結束,再把這些人頭解送登萊,編造些截擊回師建虜的大戰血戰,就足以令朝廷震動,並彰顯東江軍援朝的全力以赴了。

毛文龍不想再打了,可郭大靖還有自己的目標。不趁著這個機會多積攢錢財物資,當了島主也發展很慢。

所以,郭大靖把襲擾的敵人定在了阿敏的主力身上。準確地說,是大車小輛的運輸隊。

如果沒有隨身空間,郭大靖當然不敢這麼幹。別人當然也不知道,他的信心所在。

但數次作戰積累的威望,給郭大靖帶來了好處,他的計劃和命令得以實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