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以後,服裝廠逐漸步入正軌。
除了一些特殊崗位的職工還需要特別培訓,絕大多數普工已然可以上崗工作。
先期,李信決定先做兩種面料的衣服。
一種是的確良材質的,這種面料,他之前垂釣到一大批,一直沒提取,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數量不少,足足有50噸,李信也是費了不少勁兒,才把這批布料弄到廠裡倉庫。
如今的確良雖然不像前幾年那麼珍貴,但在大陸依然屬於比較高檔的衣服。
50噸面料製成衣服,估計能給廠子回收不少資金。
而另一種面料則是牛仔布,用來製作牛仔褲。
當下老百姓眼中,這玩意兒可是洋貨,好,貴;所以暢銷是必然的。
隆信服裝廠使用的裝置也算比較高階,產能雖然沒有後世流水線上的每人每六分鐘一件單衣那麼誇張,但是也不差。
千名工人加班加點,一月產量輕鬆破百萬。
為此,李信打算在服裝廠旁邊建立一個服裝批發市場,南來淘金的倒爺那麼多,不愁沒市場。
並且等以後深圳發展起來,甚至可以擴大服裝廠規模,把其發展成為服裝集散中心。
聯通港澳,面向內地,錢途簡直不要太好。
服裝廠那邊工作步入正軌後,李信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機械廠。
機械廠同樣經過擴建,增加了好幾排廠房,要是全部用來生產三蹦子,肯定產能過剩。
所以必須上馬新專案。
。
隆信剛剛落成的研究樓,頂層。
寬敞明亮的會議室內,李信正在和一眾技術人員討論隆信的新專案。
李信坐在主位,兩邊是徐鴻遠和李昌清兩個技術大牛,餘華光這個混子也有幸落座。
除此之外,還有10來個衛民光指派的研究人員,以及一些管理、銷售的高層。
總得來說,也稱得上人才濟濟。
在李信身後是一塊黑板,黑板上貼著一張概念圖,這就是隆信即將上馬的新專案。
小踏板!
環視一週,看到眾人把剛拿到手的資料看的差不多了,李信問道:
“這款小踏板摩托車就是咱們的新專案,大致資料你們也看了,有什麼想說的嗎?”
李昌清放下手中的資料,首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