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極為難得的人才。
本來李信還想著,看能不能把她挖去深圳幫忙,現在怕是徹底沒戲咯。
。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位老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時間進入八月,這個圈正是被定為經濟特區。
說實話,李信對1980的深圳還挺好奇的,眼見為實,他決定還是先去考察一番。
處理好北京的相關事宜,他便準備登上南下的飛機。
這年頭坐飛機相當困難,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坐的,李信也是託了外匯調劑中心許處長的關係,才弄到一張南下的機票。
來到機場,沒有想象中的繁華和喧鬧,人不多,國人就更少了,反而是金髮碧眼的老外居多。
機場的售票室只有一個,李信手裡有個編號,是大價錢,並託許紅升弄來的。
找到售票視窗,報上編號,售票員大筆一揮,“刷刷刷”地開好票。
這會兒沒電子票,全是手寫,看著跟假的似的。
李信甚至懷疑,不知道自己手寫仿製一張,能否免費坐趟飛機。
說實話,真要操作起來,也就一個紅章有點麻煩,其他都簡單的很。
他可是聽說了,如今的管理還真不算特別嚴格,要是能認識機場人員,甚至能免費蹭機。
等了一會兒,登機,蘇聯產的伊爾62客機。
硬體條件肯定不能和後世比,不過空間倒是挺大,而且可能因為坐飛機的人少,各種服務細節特精。
比如與李信一起登機的老太太,乘務員一路攙扶著她,甚至還熱情地幫她抱著孫子。
找到位置坐下後,一個獨自乘機的小女孩還有乘務人員單獨陪伴,陪她玩插片遊戲。
兒童專門提供兒童讀物,老外無聊時,還能提供國際象棋,以作消遣。
這服務,周到極了!
現今深圳根本沒有機場,得要先飛到廣州才行。
飛行時間不短,李信饒有興致地觀察一會兒,新鮮感消失,便閉目小憩起來。
“嘎吱、嘎吱、嘎吱......”
伴隨著著一陣推小車的聲音,李信從睡夢中驚醒,只見兩個空姐推著飛機餐出來。
今年五月,有個香港人出錢,合資成立了首都航食公司,因而飛機餐格外的豐盛。
龍蝦、牛排、紅酒......是又洋氣,又美味。
值得一提的是,茅臺被定性為飲料,可以免費喝,甚至還能免費贈送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