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在中國名氣最大的天主教徒,毫無疑問,肯定是徐光啟。
而且徐光啟在官場的成就也是最高的, 畢竟做過閣臣。
許多信奉天主的人, 無疑都是將他當成了標杆。
王徵的困惑和糾結,在徐光啟這裡則完全不是問題。
老人家一生風雨, 早已窺破迷障,高屋建瓴。
“良甫,汝之身、汝之皮、汝之髮膚五官、汝之言行學問、汝之精魄神識, 從何而來?”
王徵不敢怠慢。
“身體髮膚,授之父母;學問精神,授之師長。”
徐光啟緩緩而道:“且不論身體髮膚,亦或者學問精神,皆為我華夏烙印。此乃汝之根本,更是汝存立於世間之基。汝可明否?”
徐光啟就是在告訴他,不論你信奉什麼教什麼教,你的根本在中華,你就是一個華夏子孫。
只要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不會行差踏錯,也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徐光啟開宗明義的話,惹得鄧玉函和羅雅谷頻頻側目。
他們赫然發現, 竟然第一次瞭解徐光啟的內心深處。
這個原本被他們認為是教會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信徒、最好的成果的人,想不到居然最終還是選擇了他的故土。
等等,他們似乎也不怎麼信奉天主,為何去在乎這個呢?
聯想到自身的處境, 以及在這裡悠遊自在的生活, 鄧玉函和羅雅谷明智地拋棄了不該有的心思。
上帝和教會可不喜歡他們搞的學問,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將他們送進宗教裁判所。
一想到那可怕的火刑,兩個西洋“傳教士”立刻決定,今天在這裡什麼都沒有聽到。
王徵備受震撼,陷入沉思。
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想通訊仰和根基的關係,誰也不知道。但最起碼經過了這一次,他終於不再提和申氏的和離問題了。
如果按照徐光啟的解釋,雖然信奉天主,但既然生活於中華,自當要以本土倫理為主。
因此在這裡,擁有妾室並不是什麼過錯。
天主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