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府人等,不管男女老幼、主僕內外,都要登記。千萬不要想著藏匿隱戶,今後沒有戶籍的人在這裡將寸步難行,而且不得分田,子女也不能入學,主家同樣重罪難逃。”
戚祚國並沒有被嚇倒。
戚家如今並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家裡的人口也比較簡單。
他把全家人都叫了出來,讓郭朝帶人登記。
這麼配合,讓郭朝對戚家的印象大好,也難得地提醒了幾句。
“戚大人,沈大人,你二人原為朝廷命官,而且素有清名。如果還想入仕的話,儘快去找張市長報道,他們會做出安排。”
左夢庚一邊大力培養人才,同時也注意吸納舊有的人才。
像戚祚國、沈壽嶽這樣的,即便不能和父輩相比,可也有一定的能力。加上沒有什麼惡行,招納進來妥善使用,能極大地緩解用人壓力。
戚祚國和沈壽嶽表面點頭,可是待郭朝走後,全都犯了難。
“戚叔父,如今怎麼辦?這左夢庚看來所謀者大,為害更甚於東江叛逆啊。”
戚祚國揪著鬍子,感慨連連。
“聽聞那左夢庚在黃縣大敗叛軍,可見軍容之盛,當世無雙。試問天下,還有誰人能制?”
兩人一生都和軍事有關,對於大明的情況自然十分了解。
最厲害的關寧軍連叛軍都打不過,又如何面對新軍?
戚光宗也道:“那左夢庚盤踞山東多年,竟不聲不響積累如此聲勢,真不知東昌府的文武官員,都是幹什麼吃的?”
他這麼一說,戚祚國和沈壽嶽同時大驚。
良久,戚祚國方才苦笑。
“怕只怕那邊的官員,早已上了左夢庚的賊船嘍。否則的話,運河貫通東昌府,朝廷重視所在,緣何沒有察覺?”
沈壽嶽想的更多了一些。
“李孟暗世之名臣,精幹之才人人稱道,不曾想,連他都要謀反。”
兩個人湊在一起悲春傷秋,不曾想戚光宗卻道:“要孩兒看,這大明反了也好。不說百姓了,就說說咱們家,過的又是什麼日子?”
越是祖上榮耀過的人,越是對目前的處境不滿。
戚光宗從出生開始,就頂著戚繼光孫子的標籤。曾經他也以此為豪,覺得好好努力,將來能夠光宗耀祖,不弱了祖父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