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唯有匍匐於崇禎面前,轉移火力先。
“微臣眼光昏聵,薦人不淑,辜負皇恩,恨不得以死謝罪。惟登萊重鎮,不容有失,還請陛下速速發兵,固遼東之後援,安天下之民心。”
說起登萊的重要性,崇禎果然顧不得找他周閣老的麻煩,迅速向梁廷棟問道:“梁卿,可有對策?”
接到登州陷落的軍情,梁廷棟就知道,無論如何都必須增派兵馬了。
“陛下,鑑於遼東方面東虜已退,臣建議目前天津、保定、通州之兵,可火速調往山東,當可震懾宵小。”
他沒敢說這三路兵馬過去後,就一定能夠平叛。但想來這三路都是宿將,應該可以遏制叛軍勢頭,給朝廷的調動提供緩衝。
崇禎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得遵從。
“傳令保定總兵劉國柱、天津總兵王洪、通州副將楊御蕃火速率軍趕赴萊州,殺敵平叛,不得耽擱。”
他想了想,又多說了一句。
“告訴餘大成,月餘之內必須解決叛亂。否則的話,朕絕對不輕饒了他。”
保定、天津、通州近在咫尺,得到命令後,三路兵馬兼夜啟程,不日趕到了萊州。
雖然登州距離萊州更近,但叛軍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去攻打萊州。
為什麼呢?
一是萊州知府朱萬年是個人才。
當叛軍回師登萊的時候,孫元化還在幻想著招撫,朱萬年就清楚,叛軍狼子野心,絕對不可信任。
朱萬年加固了萊州城防,還把火炮搬上了城牆,使得萊州城固若金湯,叛軍沒有把握攻下。
第二個原因就是,李九成、孔有德等人覺得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大。
因此在攻下登州城後,立刻拿出糧草金銀,派人前往海上各島去招攬東江舊部。
早就窮困潦倒的東江鎮各部聞風而動,紛紛開始朝登州集結。其中毛承祿、陳有時更是帶來了七、八千人。
雖然其中大多是老弱病殘,可也讓叛軍的兵力達到了一萬餘。
實力大增,令叛軍上下信心十足。
隨後,叛軍開始整編。公推李九成、孔有德為都元帥,耿仲明為都督。
與此同時,叛軍也得到了朝廷出兵的訊息。
為了打破僵局,叛軍決定主動出擊,佔據有利態勢。
孔有德去見了被俘的孫元化。